在轉基因充斥的今天,我們都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原生態的蛛絲馬跡。因此“有機”、“無污染”、“綠色”常常見于報端。
我們在挑選雞蛋的時候,也會被媽媽告誡:記得一定要晃一晃,聽聽響不響,最重要的是看到雞蛋上面沾著屎的,是農家蛋,準沒錯。
但例如騰訊的報道《北京APEC菜單京味十足 雞蛋外殼要消毒才能進廚房》:中寫道:“不過北青報記者發現一個奇怪的加工間:雞蛋清洗房。原來,這里的雞蛋進廚房前,要先被清洗消毒,以防禽流感。”
會令人很困惑:不是說清洗雞蛋會破壞雞蛋表面的膠狀保護物質,因此反而不利于雞蛋的保存么?事實上,雞蛋到底該不該洗,還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雞蛋表面,到底包含什么?
蛋殼表面有飼料、羽毛、糞便的粉末,往往還會帶有大腸桿菌等致病微生物,影響威脅人體健康。目前在國際上流行的保證蛋品安全的方法是:對蛋品進行清洗干燥、消毒、涂膜防污處理。
以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以及沙門 氏菌為主要檢測指標,分別對大型和小型雞場所產鮮蛋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進行測定。小型雞場鮮蛋表面菌落總數是2.4×105~8.1×105cfu/個 (鮮蛋表面,下同),大腸菌群數是3.4×103~7.4×104個/個,未有沙門氏菌檢出;大型雞場鮮蛋表面菌落總數是 2.1×105~7.0×105cfu/個,大腸菌群數是1.8×103~1.2×104個/個,未有沙門氏菌檢出。
雞蛋表面是否有膠狀保護物質?
有的,新鮮雞蛋是活的有機體,在蛋殼表面有一層膠性物質蛋殼膜,它能起保護作用。雞蛋里面還有一種溶菌酶,可以抵抗細菌的侵入,能把外面進人蛋內的細菌殺死。但是,雞蛋在貯存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外界溫度、濕度以及貯存方法和貯存時間長短的影響,可能發生腐敗變質不能食用。
但是雞蛋表面的膠性物質帶來的防護有多少,目前我們尚不知曉。
國蛋&外國蛋,處理方法不一樣
如果你身在美國就會發現,政府和其他一些有關組織機構一般不建議消費者清洗從超市買回的雞蛋,原因并不是前面提到的不利于雞蛋的保存,而是雞蛋已經被洗過了。美國農業部要求,養殖場內所有直接出售給消費者食用的雞蛋在包裝上市前,都需要經過徹底的清洗除去雞蛋表面的污垢,所以在美國超市買到的雞蛋外表一般都非常清潔。
正確處理雞蛋的方法?
● 如果買來的雞蛋自帶包裝,最好將雞蛋留在原包裝中再放入冰箱。這是因為雞蛋外殼具有很多微小的空洞,導致雞蛋容易吸收來自其他食物的氣味,而包裝盒可以有效地阻擋異味進入雞蛋。同時,如果包裝上印有有效日期,也能提醒你不要過期食用。
●在廚房加工雞蛋或含有雞蛋的食物之前和之后,請用溫熱的肥皂水將雙手、餐具、案板和其他工作臺面清洗干凈,避免交叉感染。
●烹飪好的雞蛋或者含有雞蛋的食物應盡快食用,如有剩余,應盡快放入冰箱中冷藏。熟的雞蛋或含有雞蛋的食物在冰箱中的存放時間不應超過一周,且繼續食用之前應該重新加熱。
總之,食用前確保把雞蛋清潔干凈,能避免細菌從口入,做多一個步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