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重慶實現玉米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日期:2016-08-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88    評論:0    

重慶市玉米生產首次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每畝可為農民節本增收300元以上!8月17日,在銅梁縣侶俸鎮保鄉村,收割機連收帶掰,僅用半小時就把兩畝半地的玉米“變”成了黃澄澄的玉米粒并裝袋,讓不少種田“老把式”看直了眼。

  8月17日上午,保鄉村晴空萬里,正是收割的好天氣。一臺白色的小型玉米收割機在轟鳴聲中,將成熟的玉米植株割倒,前端的傳送裝置將帶穗皮的玉米棒子剝干凈,將玉米粒掰下來,送到收割機后面的貯糧箱。

  與這款收割機同期作業的還有兩款專用機型:可以收割、打捆玉米秸稈的收割機,便于將秸稈還田或打捆做青貯飼料;穗型收割機則將玉米棒子完整地剝出來,收進果穗箱。

  “這個機器才霸道,一口氣干完了兩三個人1天都未必干得完的活路。”路過此地的文曲村八社66歲村民姚金虎說,“機器干得又快又好,我們‘老農民’可以退休了。”

  經過幾年來市農科院玉米所與機械所的聯合攻關,重慶市實現了玉米從耕地、播種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每畝玉米地可節省勞動力5個以上,節本增收超過300元,有效解決了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市農科院玉米所所長楊華表示,重慶市玉米種植面積有600多萬畝,其中有200多萬畝適宜全程機械化耕種收。

  市農委糧油處處長袁德勝表示,目前,重慶市玉米在種植中存在效益低、成本高、土地越種越瘦的問題。機械化的引入,讓每畝玉米的效益由12元增加到300元以上,大幅提高玉米收益;玉米秸稈就地還田或做青貯飼料,則可有效提高田地土壤地力,節省飼料用地,減少焚燒帶來的污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