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黎城江利斌用“核桃+食用菌”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

   日期:2016-08-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6    評論:0    
  7月20日早5時許,天剛蒙蒙亮,捂得嚴嚴實實的江利斌扛著鋤頭,和綠翼核桃合作社社員江保旺相跟著向大山走去……“清晨上山濕下半身,太陽升起以后濕上半身。”上山的路崎嶇不平,不是蹚小河就是穿越雜草樹林,稍不留神皮膚就會被劃破。山里蚊蟲多,而且毒得很,被咬一口疼不說皮膚還會腫起來。保不準還會遇到蛇、野豬!

  上山至少要40分鐘,雜草是及人高的草叢,只要一走進去就被埋在綠色里,只能靠吆喝聲相互通信。上山難,難于上青天。要么是露水打濕褲腿,要么就是汗水濕透衣背。

  這么難,大學畢業的江利斌回鄉圖個啥?

  用學到的知識,“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這既是他與村委主任的一個約定,也是他的夢想。他希望父老鄉親不用走出大山,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1 為家鄉發展踏上求學路

  “你腦子好使,我希望你能去上學,學到切合農村實際的知識,學有所用,回來建好咱們村。”村委主任付宏偉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江利斌的腦際。

  而村委主任說這話的時候,正是江利斌高考失利、打工失利,人生處于低谷的時候。

  2008年,高考失利的江利斌,看到周圍那些沒有上高中的同學已經掙錢,便不顧家人反對,揣著500元踏上了開往天津的火車。

  江利斌在一個輪胎廠做壓包工作,純粹是苦力活,一天最少干十二三個小時。“一下班,躺在床上動都動不了。”回憶起打工的那段日子,江利斌說,無數次想回去,但丟不起那人。

  此時,他和同事租的房子被盜了。他想退房退錢,可房東不僅不給退,還惡言相向。“房東足足罵了我們一個多小時,把我們罵得"狗血噴頭"。”他后來就反思,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那次過后,他深深地覺得,沒有一技之長、沒有文憑在外面難有立足之地。

  江利斌回家了。之后一有時間,江利斌就與父親一起學習核桃嫁接與修剪方面的技術。加強自己的動手能力。“雖然嫁接、修剪貌似會了,可為什么那么做,我不知道。”江利斌不斷地問自己,農村到底適合發展什么?到底怎么樣才能帶動農村人致富呢?

  還是得學習!

  江利斌有了繼續高考的想法,村委主任付宏偉跟他做了一個約定:畢業后帶著適合農村發展的技術回鄉,參加選舉,爭取接任村委主任,做個時時刻刻為農民著想、踏踏實實為農民謀利益的農村發展帶頭人。

  2 種蘑菇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0年9月,經過一年自殘似地復讀,江利斌考入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在進大學的校門之前,我就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們村核桃樹多,我就學習種果樹,學習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術,一門適合自己和農村發展的技術。”

  軍訓完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觀了學校附近的一個蘑菇大棚,當一排排蘑菇齊刷刷地出現在眼前時,他蒙了,以前只在電視里見過的情景居然真實地呈現在眼前。“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找到了適合農村發展的好項目——核桃+食用菌。”

  核桃樹的樹枝可以做蘑菇棒子,廢棄的棒子還可以做肥料。冬天種蘑菇,夏天種核桃,不僅時間上可以互補,而且還可以實現原料和肥料的互補,這樣村民一年四季就有事做、有錢掙。

  時不我待!上學期間,不能光學理論知識,還要在實踐中學習。江利斌租了幾個蘑菇大棚,開始了邊當菜農邊當大學生的生活。

  去大棚拉草簾、通風、拌料、燒鍋爐、接種……“每天起早貪黑,宿舍的同學晚九點半前根本見不到我,他們甚至不知道我早上什么時候離開宿舍的。”江利斌說,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捯飭完蘑菇回到教室上課時,他座位前后左右都沒有人。“種植蘑菇后,身上有股怪味,非常難聞。”同樣是學生,其他同學光鮮亮麗,而他每天臟兮兮的,穿梭在同學之中,感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好幾次他都想要放棄。

  可是,跟村委主任的約定還歷歷在目。

  咬咬牙,繼續干!

  辛苦沒白費,學校周圍90%的飯店都成了他蘑菇的鐵桿客戶。“我經常騎個車子,前面帶一筐,車把上掛一筐,后座再綁一筐,在太谷縣城中邊騎邊吆喝,"賣蘑菇!農大學生自己種的蘑菇!"

  在學校練手,為的是村里的事業。2013年2月,還在上大學的江利斌在家鄉成立了“黎城利斌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開始帶領村民種植蘑菇。

  2014年大學畢業后,江利斌便在合作社院里蓋起蘑菇大棚。如今,合作社的大棚已經發展到14個,他的食用菌事業已經做得風生水起。“有些培養袋里的香菇已經長滿了,這時候就該割袋了,給它更多的空氣,讓它好好呼吸……”7月19日,當記者一行抵達時,他蹲在大棚里貓著腰,仔細叮囑工人要好好照顧蘑菇。合作社社員王景堂說,利斌手把手教他們先進的培栽方法,還推出盆栽蘑菇的好點子,大伙兒都嘗到了甜頭。“真正帶領大伙兒走上了一條致富路。”

  3 核桃林撐起人生夢

  北委泉村位于太行山上,漫山遍野長滿了野生核桃樹。

  “我們的核桃林就在這座山上。”7月20日早晨,雖然天氣略感悶熱,江利斌仍然給記者們準備了迷彩服,并強制大伙兒穿上。“上山得把自己裹嚴實了,要不粘上草料或被蚊蟲叮一口,下來一周皮癢癢。”記者小聲嘀咕著,“至于嗎,穿這么厚的衣服,一會爬山再出點汗,不把人給蒸騰了啊……”

  進山路只有一條,僅容一人通行,腳下都是土路,且時刻緩緩流淌著泉水,混合著泥土,走起來深一腳、淺一腳,留下無數個腳印,稍不留意腳便打滑。走了沒多遠,山坡陡然無比陡峭,小心翼翼查看腳下的山路時,一抬頭齊人高的野草已充斥了整個視野,鐮刀開路雖可減少荊棘劃傷身體,然而速度卻不免慢了許多。前行中,耳邊不斷充斥著飛蟲嗡嗡的飛鳴聲,身子時刻四十五度傾斜碎步前進,為保持平衡,不敢抬頭。

  爬行不到一個小時,記者尋找到一塊稍微平緩的石面,一屁股杵到地上,再不想動彈。汗水大滴大滴地流著,早有準備的江利斌順手遞過來兩瓶水,記者一把搶過,一口氣全喝進了肚子里。

  一路上,已記不清村民江保旺說了多少回馬上就到。終于,江利斌大喊著到了。記者猛一抬頭,雨水卻瞬間從上空滴落……

  雨幕中,漫山遍野的核桃猶如調皮的小精靈,歡快地隨風擺動。江利斌和江保旺絲毫不覺得疲憊,已開始修剪核桃樹。“你們休息一會兒,我們不累,習慣了。”江利斌說,“這座大山,是大自然帶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在江利斌的印象中,從兒時起,村里的人除了種地,就是上山采藥,而山上那一簇簇野核桃在他們眼中毫無價值。江利斌成立了綠翼核桃專業合作社,帶領社員在野生核桃樹上搞嫁接,如今已經嫁接出5500余株食用核桃、4000余株麻核桃。而種麻核桃的經濟價值還很高。

  望著嫁接出的成片核桃林,江利斌眼角隱含淚水。“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讓家鄉的父老不用走出大山也能過上富足的生活。這個愿望一直都在,從未離開。也正是懷揣著這個美好的愿望,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到現在、走向未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