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磚墻鎮四園村的唐連鳳,是一位手有殘疾但骨子里卻透出堅強和干練的農村婦女,經過創業的磨礪,現已擁有了自己的養鴿場,成為遠近聞名的養鴿狀元。
十幾年前,在外打工的唐連鳳不慎左手殘疾,除了大拇指和食指外,左手其它三個手指都不能動了,不能再打工的唐連鳳只能回家種田。由于家中有年邁的婆婆要贍養照料,還有十幾歲的兒子上學要支付學費,僅靠丈夫一名普通職工的工資和自己種田的微薄收入,日子過得很艱辛。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唐連鳳萌發了自主創業養鴿子的想法。她想,這樣不僅可以致富又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隨后,她就到市場上調查鴿子的價格和銷量,了解養鴿的市場前景和銷路,覺得計劃可行,唐連鳳就著手張羅起來。
“萬事開頭難,開始的時候沒有資金,家里的存款遠遠不夠,四處向親戚朋友籌到了4萬元,才到縣城購買了100對鴿子和40組鴿籠。”不僅資金有困難,對于剛接觸養鴿行業的她,技術也是個大問題。為了更進一步掌握養鴿技術,唐連鳳就到專業養鴿場打工,向養殖專家和有經驗的養鴿專業戶請教。不僅如此,還針對性地買回一些關于鴿子養殖的實用書籍,一邊學習實踐,一邊解決疑難問題。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后,唐連鳳終于在家里的閣樓上建起了小小的養鴿場。“剛建的時候,養殖場地雖然很簡陋,地方也不大,但是心里很開心,有自己的養殖場,覺得生活特別有奔頭。”
去年,一場禽流感使養鴿產業一下子陷入困境,很多養鴿戶動搖了養鴿信心,有的干脆轉行了。唐連鳳的養鴿場也遭受重創,鴿子價格一跌再跌,將要出欄的1000只鴿子沒人要。然而這時她絲毫沒有要放棄的念頭,“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堅持度過這個困難年頭,一切都會好起來。”憑著這種韌勁和堅持的毅力,她度過了艱難的禽流感時期,“只要不出現像去年那種大的疫情,收成都是很可觀的,今年鴿子市場行情就不錯,長勢也很好。”
雖然手有殘疾,但唐連鳳干起活來絲毫不比常人差,她養的鴿子不僅存活率高,而且是出了名的的品質高。當問及有何養鴿秘訣,唐連鳳告訴記者,首先要搭配好飼料營養,“和人一樣,鴿子飲食也要注意營養均衡,其次是做好衛生工作,做好疾病防控。”寒來暑往,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唐連鳳的養鴿場規模越來越大了。目前,她的肉鴿已經有1000多只,種鴿500多只,每年收益頗豐。在她的動員下,一些親戚朋友也建起了養鴿場,只要在技術上遇到難題了,她都會耐心幫助解決,還無償提供自己的飼料配方、疫苗。“通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現在生活改善不少,不僅顧家賺錢兩不誤,還能幫助更多人實現他們的致富夢。”唐連鳳高興地說。
記者感言:
10月15日是世界農村婦女日,作為一支活躍在農村地區的主力軍,大多數婦女都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但也有許多不甘平庸的,她們努力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敲開了致富大門。“昔日圍著灶臺轉,如今創業把錢賺”,像唐連鳳這樣靠特色養殖、種植致富的留守婦女還有很多,她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即使是在家門口,一樣可以用雙手創造財富,打造屬于自己的夢想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