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碧滿園,正是農時好時節。五一期間,筆者在晉北蔬菜種植村——懷仁縣毛皂鎮裴家窯村采訪中看到,家家戶戶庭院里的塑料育秧棚內都是綠油油的白菜秧苗。靠種蔬菜富起來的裴家窯村民把種蔬菜當成了他們發家致富的“搖錢樹”。
近年來,懷仁縣毛皂鎮緊緊圍繞當地縣委、政府“富民強縣”的戰略思想,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并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發展蔬菜種植,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裴家窯村就他們培育起來的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大村 ,主 要種植蔬菜 ,其 中70多戶種兩茬菜。平均畝產量可達一萬斤 ,經 濟收益非常可觀。據該村村民閆樹介紹,開春后,他們育的卷心白大約育30天,30天后就到地里定植,定植生長期是60天,60天后卷心白就能上市,上完市騰出地大約在7月中旬開始再種抱頭白,種出抱頭白大約是在10月份上市,一年兩茬不成問題。再加上地好、水足,而且施的都是雞、羊糞等農家肥 ,所 以長出的白菜特別好,不管是炒還是腌 ,都 很好 ,所 以銷量特別好。去年 ,他 種了5畝,一畝大約掙了七、八千塊錢,靠種菜就是四萬多塊錢收入。
據裴家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龐有亮介紹,近兩年,在縣鄉黨委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下,村里新打機井兩眼,鋪設節水管灌8000米,可澆灌菜地達1200多畝,硬化田間路長達10公里,使蔬菜運輸車可以輕松駛入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不但提高了蔬菜的質量,而且還節省了蔬菜的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1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2000元,超過全市平均水平。下一步,帶領村民到山東、北京等地多做一些宣傳,爭取(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咱們裴家窯村采購蔬菜,讓裴家窯村成為全國聞名的蔬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