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靖遠縣劉尊利的水產養殖致富路

   日期:2016-06-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8    評論:0    

  “我父親1988年開塘養魚,我2008年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一心要把水產養殖搞上去,從家族搞水產養殖開始到現在已經28個年頭了。”6月4日,靖遠水產養殖戶劉尊利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他要把水產養殖做大做強,并且帶動家鄉的父老鄉親共同致富。

  子承父業靖遠縣水產養殖先行者

  今年42歲的劉尊利,是靖遠縣東灣鎮瓜園村人,也是靖遠縣水產養殖第一人。他對靖遠縣的水產養殖滿懷信心,當記者問起他為何對水產養殖滿懷熱情時,他告訴記者自己要把水產養殖推廣普及開來,帶領身邊的人一起創業。用他的話說就是“有活干,有錢賺”。

  劉尊利不光只是子承父業更對水產養殖有著獨到的發展眼光。“你看看這水,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養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我們的水質對養殖業來說很優良。”劉尊利指著池塘說道,自己曾經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在靖遠電廠利用電廠預熱養殖過藍條鯊、白鯊等熱帶觀賞魚,并且成功,后來由于場地變化終止。他告訴記者,這類熱帶魚對水質要求很高,而靖遠縣就很適合搞水產養殖。

  科學發展讓水產養殖好起來

  劉尊利滿心歡喜地告訴記者,經過長期的水產養殖,自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過去的50畝魚塘發展到如今300畝魚塘,從過去的每畝產量250公斤到300公斤魚,增加到現如今的每畝600多公斤到1000公斤魚,魚的個頭也變大了。產量和質量都發生了質的飛躍。“我養過很多魚種,愛鉆愛研究,而且經常外出交流學習,再加上靖遠縣農牧局水產站經常過來推廣技術,我的魚塘才越辦越好。”

  規模壯大成立漁業養殖農民合作社

  他告訴記者隨著魚塘的規模逐漸壯大,自己于2012年3月份成立了“靖遠縣豐心園漁業養殖農民合作社”。合作社位于靖遠縣東灣鎮瓜園村。東鄰濱河路和龍王廟,南距靖遠縣城8公里,東距平川區15公里。“合作社算我現在共有5名成員,我免費給成員提供技術,對于魚病預防控制,水質調節都有了明顯的好轉。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其樂融融。經過技術指導后,直接增加他們的養殖收益40%。”劉尊利說,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想加強合作社成員間的交流合作,組織領導與協調各養殖戶進行漁業生產,促使農民增收,推動漁業發展,共同致富。

  發展路上克服困難鹽堿灘轉眼變寶地

  可是誰又能想到漁業養殖合作社的繁榮背后,是劉尊利奮斗的艱辛。“我們這些魚塘都是后來挖的,這里曾經是不長莊稼的鹽堿灘。我硬是把它搞活了,池塘改造、建設,電路改造、塘道鋪設沒有一樣是輕松的。”他告訴記者,發展到今天,辛勤的汗水沒少流,進排水設備跟不上、舊塘改造都是現在依然存在的問題,迫切期望有像無息貸款這類的惠農政策,讓自己的水產養殖走上快車道。

  當記者問起劉尊利對未來有什么打算,他笑著告訴記者,自己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引進熱帶觀賞魚和一些受保護類的珍貴魚類進行養殖,發展水產養殖產業鏈,讓魚既能看,又能釣還能吃。并且開設特色餐飲,水產養殖基地特色體驗游,將周圍的村民聯系起來,形成規模,變成一個理想的漁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