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南充“80后”小伙辭去高薪 果園里圓農夫夢

   日期:2016-06-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3    評論:0    

初夏的6月,炙熱剛剛來襲,順慶區搬罾鎮干堰塘村一處300余畝的無公害葡萄園里依然涼爽宜人。密密匝匝的葡萄葉子下面,掛著一串串翠綠的葡萄。藤蔓上系著的彩色紙牌上,寫著姓名、祝福語或“心靈雞湯”。“這是我們推行的新的營銷模式:葡萄認種。根據葡萄的品質,每株認種價格從200元到600元不等。”合作社業主董文斌介紹說,目前已有500多人認種了1000余株葡萄。“市民認種后,可自己到園區修枝、澆水、施肥,體驗田園樂趣。也可交由合作社無償代管。”光影透過葡萄葉投射在董文斌黝黑的臉上,這個俊秀的小伙子眼睛里寫滿堅定。7年時間,幾經沉浮,從打工仔成為中央電視臺的專訪對象,董文斌,這個農民的兒子,終于圓了他的農夫夢。

  辭工回鄉 只為盡孝

  董文斌出生于1984年,父母都是梵殿鄉董干溝村村民。2001年,高考落榜后,他選擇了外出打工。2002年,他來到資陽市某星級酒店,這一呆,就是7年。“人生地不熟,什么都得靠自己。”董文斌回憶說,剛到資陽時,他從服務生做起,端茶送水跑得比誰都快,往往是最后一個下班。天道酬勤,他很快就被公司高層相中,從服務生提拔為領班,再從部門主管提拔為分公司策劃部經理。2008年初,他當上了總公司副總經理。一時間,家人引以為豪,親戚朋友交口稱贊。

  然而,就是這一年,董文斌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辭去工作,回鄉盡孝。“回鄉的那天是2008年5月18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6天。”時隔8年,董文斌仍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父親患上了胃癌,雖然做了手術,但狀況很不好。妹妹遠嫁重慶,母親一個人在家,又要照顧父親還要做農活,我必須回去。”

  向往田園 當起農夫

  “出路在哪里?”返鄉后,在陪伴父親的同時,董文斌陷入了沉思。妻子也從資陽來到南充,打工賺錢。身強力壯的他經常在田間地頭轉悠,看著滿山滿地的泥土,他心里始終有個愿景:一定可以在土里刨到金子。一次,董文斌在網上了解到水田立體種養,他如獲至寶,“水下養魚,水面種菜。”思路明晰后,他踏上了第一次農夫之旅。

  董文斌介紹,小時候他在家偶爾也干些農活,但這樣真刀真槍地干還是頭一遭。不懂技術,他就從書本和網絡上學習,“用竹竿搭成浮橋,把塑料線管切成小段固定在浮橋上,然后再把空心菜幼苗種在線管里面。”這項“浩大”的工程花去了他整整一個月時間。菜種下去了,又養了幾千尾魚。正當他信心滿滿地等待收獲時,首戰卻遭遇了“滑鐵盧”。

  “因為養了魚,不能施肥,更沒有打農藥,空心菜的品相很差,沒人買。”辛辛苦苦種的蔬菜無人問津,董文斌回憶說,有時拉一車菜到城里賣的錢還不夠來去的路費,倔強的他第一次掉下了眼淚。

  2011年,機會來了,搬罾鎮一處農業基地出讓。聞訊后他立即邀約了幾個年輕人,搭伙承包了下來,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當時投資了50多萬元,種植黃瓜、番茄等時令蔬菜。”董文斌說,在發展蔬菜產業的同時,他兼營水果生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到批發市場批發水果,再匆匆趕到基地經管蔬菜,到了晚上,又忙著給娛樂場送水果。“那個時候,每晚只能睡5個小時。”

  幾個年輕人踏實肯干,加上蔬菜基地全部實行綠色種植,產品在市場上慢慢有了口碑。到2012年,董文斌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

  正在董文斌躊躇滿志的時候,2013年,蔬菜價格一落千丈。“黃瓜的批發價從7角跌到7分。”眼巴巴地看著種出來的蔬菜爛在地里,董文斌一籌莫展。這一年,董文斌和合伙人每人虧了近30萬元。

  幾經挫折 終成正果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喝了一夜悶酒后,董文斌和伙伴們擦干眼淚,決定放手一搏。這一次,他們學會了借力。

  董文斌的妻子是資陽人,其表叔一家有著多年水果種植、加工和銷售經驗。何不請表叔出山,把蔬菜基地轉型為水果基地?說干就干。董文斌將表叔從資陽請過來,對基地和周邊環境進行了考察,并闡述了自己的構想,表叔被幾個年輕人的創業激情感動了。

  2014年4月,總投資1300萬元的菜籃農業果蔬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我們依然堅持綠色種植。”董文斌介紹說,為確保優質高產,合作社引進、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并先后獲得區農牧業局頒發的“果蔬避雨栽培示范社”和“全區現代標準化示范基地”稱號。

  2014年下半年,300畝葡萄苗帶著希望種進了地里。董文斌介紹說,葡萄基地全部覆蓋了聯體大棚。“全程實行綠色種植。”除去掛果之前有一次預防性藥物處理外,其他時候堅決不用藥物。

  記者注意到,每一個葡萄大棚里都懸掛著4至5個黏蟲板,上面沾滿了小飛蟲。“黏蟲板一月一換,防止葡萄受到病菌感染。葡萄一共有12個品種,從6月中旬開始成熟,采摘期可持續到10月。”董文斌介紹說,為確保葡萄品質,基地每天請了10多個工人疏果修枝。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董文斌說,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太多,從對工人的技術指導,到各類關系的協調,對他而言,都是全新的課題。但在夢想的支撐下,憑著頑強的意志,他一次次挺了過來。在他的帶動下,合作社建成了集種植、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的300畝葡萄基地,100畝火龍果和200畝油牡丹正茁壯成長,合作社成立兩年來,已獲得“全省綠色健康放心食品單位”、“全省質量誠信服務3A級單位”、“全省綠色經營倡導單位”等稱號。今年3月,在全國首屆“華商品牌盛典”活動中,作為80后創業青年代表,董文斌作了經驗交流發言,并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專訪。

  “采摘春夏秋冬果,喜迎四面八方客。”董文斌的葡萄基地牌坊上懸掛著這樣一副對聯。他介紹,下一步,合作社將繼續擴大規模,種植藍莓、桑葚、桃梨等水果,力求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水果品嘗。除種植果樹之外,合作社還規劃了蔬菜采摘園、垂釣池、兒童樂園、農作田園風光區等。站在葡萄基地的大門口,董文斌望著遠方,目光里滿是憧憬。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