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涼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點,在高海拔地區生產的優質蔬菜。作為西北高原最優質的菜種之一,作為拳頭產品,蘭州高原夏菜已成為叫響大江南北、暢銷全國各地的知名品牌。
高原夏菜主產區—榆中縣,始終把發展蔬菜種植作為全年農村工作重頭戲來抓。數據顯示,2011年榆中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8萬畝,總產量達67萬噸,實現蔬菜產值7.9億元。2012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9.35萬畝,總產量達70萬噸,實現蔬菜產值8億元。2013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1.6萬畝,總產量達72.9萬噸,實現蔬菜產值12.2億元。2014年蔬菜種植面積達33.6萬畝,總產量80萬噸,實現產值12.8億元。2015年蔬菜種植面積達36萬畝,總產量86萬噸,實現產值14.49億元。
2016年,榆中縣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計劃種植蔬菜37萬畝,預計總產量89.4萬噸。而在春耕初期,種植戶們就已經培育芹菜、菜花、松花菜等種苗8萬多畝,為今年的蔬菜種植保駕護航。
高原夏菜良好的發展勢頭,讓諸多種植戶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這一切都依賴于政府的有力支持和高效統籌。”正在田間種查看芹菜長勢的趙祥武說,齊家坪村近幾年一直是榆中縣主要的芹菜種植區,而這里比榆中縣其他地方氣溫相對高。借助有利的氣候優勢,他們可以提前種植。“這個地方一種完,其他地方也就陸續開始種植高原夏菜了。”
陶珍珍是齊家坪村人,蔬菜種植讓她家收入提高了不少。近兩年她又流轉了幾畝土地,擴大了種植面積。
“去年一共種了10畝蔬菜,5畝芹菜,其他是菜花和散花菜,一年下來差不多能賣15萬左右,除去成本將近能落個10萬塊錢。“今年,還是打算種10畝,但是作了一下調整,芹菜多種一畝,散花菜少種一畝。為了搶抓時機,我們都是自己租個溫室棚進行育苗,時間一到就直接可以移栽育苗了,這樣省時省力,還可以提前上市。希望調整后能夠比去年收入更好”,陶珍珍笑著說。
“榆中獨特的地理條件,使得種植發展高原夏菜有著諸多優勢。”榆中縣農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南方市場需求,榆中縣蔬菜種植大量引進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大面積示范和種植,基本實現了蔬菜生產在區域、時間、品種等多個層次的合理優化配置,從數量、質量、品種上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使高原夏菜備受消費者歡迎。同時,著力促進蘭南合作優勢互補,高原夏菜力補南方市場空缺,依據海拔高度,梯次安排播期,形成了梯次上市,具有較長的采收上市期,可從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續供應,很好地彌補了東南沿海夏季蔬菜供應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檔期,在全國有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尤其是花椰菜、青梗散花、娃娃菜、甘藍、西蘭花、百合等主要品種,已得到各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具有穩定的消費群體,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外銷廣州、廈門、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個城市及青海等周邊地區,對東南沿海地區蔬菜市場淡季供應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還出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日本等地。
隨著發展,高原夏菜產業經營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目前,榆中縣共有蔬菜保鮮企業40家,每年吸收全國各地蔬菜經銷商200多家,外銷蔬菜120萬噸,季節性轉移農村勞動力10萬人以上、務工收入達10億元,榆中已成為全省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北菜南運,西菜東調”產地型蔬菜集散中心。
“蘭州高原夏菜”品牌價值56億元
高原夏菜的種植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種植范圍僅包括蘭州市榆中縣、紅古區、皋蘭縣一些鄉鎮。經過近20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河西走廊、沿黃灌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優勢產區基地,這些基地已成為國內高原夏菜“西菜東調”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和西北重要的冬春淡季蔬菜生產基地,被農業部列入西北內陸出口蔬菜重點生產區域。
蔬菜產區面積的擴大,在促進增產的同時,也有效拓展了高原夏菜的輻射面積。據統計,全省高原夏菜外銷量已由發展初期的不足1萬噸增加到去年的450多萬噸,高峰期單日外銷量達到6000噸;產品由4-5個增加到20多個種類;外銷區域由主要的幾個大城市發展到現在的80多個大中城市,并出口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供菜產區由蘭州的榆中、紅古、皋蘭等幾個縣到現在覆蓋省內主要蔬菜產區,并輻射青海、寧夏、陜西,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北蔬菜生產、供應和批發集散地。
榆中縣作為蘭州高原夏菜的主產區,突出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與市場培育。近年來,按照“工業強縣,產業富民”兩大主體戰略,“抓特色,建基地,擴規模,強產業,創品牌”的農業發展思路,積極培育地方優勢主導產業,堅持走科技示范推進和標準化生產的路子,全面推進蔬菜產業發展。高度重視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引進和轉化推廣應用,建立蔬菜新品種引種試驗示范基地5處,引進各類試驗、示范蔬菜新品種300多個,選育推廣優良新品種30多個。
“宣傳不漏人,培訓不漏戶”,為提高基地農民的思想認識和標準化種植技能。加大對廣大菜農的宣傳培訓力度,榆中縣每年舉辦各種類型的技術培訓班200多期,培訓菜農3.5萬多人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10萬多份。
與此同時,建立標準化示范點。2002年,榆中縣在和平鎮祁家坡村首創了蔬菜質量監管“聯戶聯保”組織化管理模式,曾經得到了農業部領導的肯定。并在全縣確定了23個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重點示范村,設立標準化生產標識牌和農藥使用警示牌,全面推行質量監管“十戶聯保”制,每戶建立了蔬菜標準化生產原始檔案記錄。2004年,在南部二陰山區建立了高海拔冷涼型蔬菜生產基地,被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確定為出口生產基地。2014年種植面積已達到了5萬多畝,產量可達14萬噸,平均畝收入6000元以上,是當地種植小麥收入的5倍多。全縣已建成國家級蔬菜標準園6個,省級標準園8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1個,綠色防控面積達3.2萬畝,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縣地方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和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2015年,榆中縣開始創建“蘭州高原夏菜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建立蔬菜新品種引種試驗示范基地5處,引進各類試驗、示范蔬菜新品種300多個,選育推廣優良新品種10個。注冊“蘭州高原夏菜”商標,組建“蘭州高原夏菜產業集團公司”,在全國22個大中城市成功召開“蘭州高原夏菜推介會”,全面提升蘭州高原夏菜的知名度。積極創建農業部全國無公害生產和標準化示范縣,獲得了全國農業(蔬菜)標準化示范縣稱號。全縣已認定無公害蔬菜產地面積66萬畝,“三品一標”(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140個。其中,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116個、綠色食品認證21個、地理標志產品認證3個,成功獲批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目前,全縣蘭州高原夏菜種植面積36萬畝,年總產量達90萬噸以上,貯存能力達到14萬噸以上,實現高原夏菜產值15億元,農民從高原夏菜產業中獲得的人均收入達3700元以上,高原夏菜成為榆中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項支柱產業,“蘭州高原夏菜”區域品牌成為蘭州乃至全國一張響亮的名片。
近日,區域品牌“蘭州高原夏菜”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開展的2015年區域品牌價值評價工作中,品牌價值評估為56.10億元人民幣。
實施品牌戰略推動蔬菜產業整體發展
“扶持農業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按照該思路,榆中縣狠抓龍頭企業培育和扶持營銷企業發展。把項目和資金整合到產業化龍頭企業實施,加強金融服務主體與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對接,落實各級財政貼息扶持政策。截止目前,榆中縣共扶持培育發展蔬菜龍頭企業40家,總庫容量達13萬噸,總資產3億多元。同時,積極培育發展產供銷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39家,為榆中縣蔬菜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領、龍頭帶動和市場拉動作用。每年吸收全國各地的蔬菜經銷商200多家來榆中縣從事蔬菜營銷,其中培育本地蔬菜經銷商80多家,通過這些企業和經銷商將榆中縣的蔬菜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90%的產品銷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東南沿海城市,10%的蔬菜產品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目前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都有直銷點。
“農業品牌化戰略是國家農業以及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加快推進進程中,立足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以特色、高品質為基礎培育品牌,形成產業優勢,成為地方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普遍思路。品牌化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向。優質農業資源只有實施品牌化戰略,才能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市場價值。”榆中縣農業局表示,近年來,榆中縣堅持實施蘭州高原夏菜品牌化戰略,通過品牌的創立、管理和宣傳,帶動農戶走向市場,推動蔬菜產業整體發展。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質量為本、注重創新為基本原則,于2003年9月創立并培育了“蘭州高原夏菜”整體品牌,2003年12月組建成立了“蘭州高原夏菜產業集團公司”,在蘭州范圍注冊并開始使用“蘭州高原夏菜”商標,外銷蔬菜包裝統一打出了“蘭州高原夏菜”標識,實行子母商標管理,各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和專業合作社可以在此基礎上擁有自己的二級商標,采取“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監管”的四統一管理模式,保證了中心品牌質量。政府投入一定資金用于“蘭州高原夏菜”的廣告策劃、宣傳和包裝設計等創牌活動。與此同時,培育了“蘭州富硒”商標,樹立富硒蘭州高原夏菜優勢品牌。在高原夏菜品牌效應影響下,全縣累計申報認定無公害蔬菜產地面積66萬畝,“三品一標”認證150個,其中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116個、綠色食品認證31個、地理標志產品認證3個。高原夏菜已成為蘭州市的一張響亮城市名片。
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榆中縣實施蘭州高原夏菜品牌化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榆中縣每年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月”和農資專題培訓等活動,多形式、多渠道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相關知識,努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進村入戶,提高生產者的安全和誠信意識。其次,抓源頭。定期對農資經營戶進行拉網式執法檢查,重點查處經銷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督促健全投入品使用檔案,完善農資經銷臺賬,全面落實農藥備案登記制度,積極推廣黃板殺蟲、性誘殺蟲燈、綠色防控等生物防治措施,杜絕了高毒和禁限農藥的使用,保障了蔬菜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建立縣鄉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機構,各鄉鎮及蔬菜企業均已配備了檢測設備,培訓了專門的檢測人員。全縣已建立56個蔬菜質量檢測站,建立了2個村級蔬菜檢測站,在120個蔬菜重點村依托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配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240名,全面健全完善了縣、鄉鎮、企業和村級四級檢測監管網絡體系,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前的全程檢測。在農業部多年例行檢測中,榆中縣蔬菜質量名列全國前列。2014年全縣檢測蔬菜樣品12.6萬例,合格率99.9%,部、省、市例行抽檢合格率99.6%。開展蔬菜質量安全追溯試點工作。探索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6個,及時開通了上市蔬菜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網絡查詢業務,使消費者隨時了解到產品的產地和詳細生產信息,形成了“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體系。
“互聯網+”高原夏菜有望銷售世界各地
為加快蘭州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甘肅地方經濟建設,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項目確定建設,該項目位于榆中縣定遠鎮張家營、蔣家營、白家坪,占地面積4873.8畝,總建筑面積262.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高原夏菜交易區、精菜交易區、水產交易區等12個專業交易片區和精品展示區、研發區等8個配套片區。項目建成后,年總交易量可達500萬噸,交易額達250億元,帶動就業10萬人以上。項目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融資的方式,在整合榆中定遠現有蔬菜保鮮企業資源的基礎上,規劃建設集集散銷售、儲藏保鮮、冷鏈物流、加工配送、連鎖經營、產品展銷、檢疫檢測、質量追溯、尾菜處理、信息發布、價格形成、結算匯兌、成果展示、技術培訓與科技研發為一體,面向東亞、西亞的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
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項目建設將實現農產品流通市場的規范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據悉,截至目前,該項目一期廣電光纜遷改已完成;首批擬建設功能區的初步設計已完成;交易區主體建設任務全面展開,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圍墻、水電、精果區、汽車旅館等七個單體基礎同步開工建設。
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項目為甘肅省八大商品交易市場之一,也是蘭州市最大的“菜籃子”工程,被列為甘肅省“3341”重點工程和蘭州市重大建設項目,是國家商務部批準的“國家級公益性市場”。2015年,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與中國網庫簽訂框架協議,合作以“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項目為載體,以“中國高原夏菜電子商務平臺”為切入點,旨在打造西北乃至國內一流的農副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平臺和電商培訓基地,將高原夏菜銷售到世界各地。通過線上市場的提前招商,帶動線下園區的企業入駐。為整合省內外市場及資源助力,也為園區的下一步運營提供實際保障。最終通過中國高原夏菜產業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推進清真產業、醫藥產業的電子商務基地運作。實現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發揮出真正的產業集群集約示范效應,形成西北地區農副產品結算中心、價格中心、電商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研發中心。
進入五月,雖然今年的天氣依然冷暖交替,陰晴不定,但榆中縣金崖鎮齊家坪村田間地頭處處都是菜農們忙碌的身影。許多家庭男女老幼一起上陣,人手不夠者甚至雇傭理菜能手一起來幫忙,他們有的搶抓有利時間忙著澆水施肥、檢查菜苗生長情況,有的摘采已經成熟可以上市的各類蔬菜——最早的一批蘭州高原夏菜開始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