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西藏:莫讓“菜籃子”漏了幸福感

   日期:2016-04-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5255    評論:0    

  民生無小事,“菜籃子”裝著幸福感。15元一斤的豇豆、5元一斤的大白菜、“豬周期”、“蒜你狠”等等,今年以來,菜價居高不下,不禁讓筆者心中隱隱作痛:城鎮低收入者將如何面對?

  當然,菜價上漲,不獨西藏,全國一樣。不少網民也在熱議“吃不起菜了”。平心而論,西藏高寒缺氧、土地貧瘠,種菜不易、成本更高,許多菜還是千里迢迢從內地運進,故而菜價比內地略高,也屬正常。近年來,西藏大棚蔬菜種植技術不斷改進、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自產蔬菜比重大幅提升;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體系日趨完善,物流成本下降,菜價也有同內地“接軌”的趨勢。放在一個大的時間跨度,西藏人的“菜籃子”豐富了,菜價親民了,幸福感也增強了。

  不過,這一波菜價漲勢凌厲,還是讓人難以適應。與菜販閑聊,他們也是大倒苦水,說是進價高,沒辦法只得加價。問及原因,季節因素是一個方面,城市變大、菜地變小也是一個方面。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有兩個原因,一是全國通脹抬頭,二是流通環節過多。菜價因季節不同而變化,每年都有、各地都有,歸于供求關系,屬于市場波動,可以不論。通脹抬頭,關涉國際國內諸多因素,難以掌控,可以不論。那么,若要保持菜價相對穩定,就應在余下兩點上下功夫。

  一是增加蔬菜供給。近年來,西藏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區面積不斷擴大,一些城郊大棚菜地被夷為平地,高大建筑拔地而起。需求在增加,供給不變甚至減少,價格自然上漲。因此,城市建設要合理規劃,劃出占地紅線、保護綠線,讓菜地與城市共生共贏。此外,應大力普及大棚種植技術,鼓勵引導農牧民群眾種植蔬菜,拓寬收入來源、增加經濟收入。

  二是減少流通環節。蔬菜從地里到餐桌,多道批發、零售,層層轉手、環環加價。菜價成倍上漲,菜農受益不多,居民叫苦不已,為何?中間環節太多,流通成本太高。應搭建平臺,大力開展“農超、農企、農校、農餐”對接,讓蔬菜從田地里直達“菜籃子”,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受益。拉薩市推行這一工作已有多年,效果明顯,可資借鑒。當然,點少面窄、普及不高,對接力度還有待加強。

  此外,還可適當減免蔬菜種植、流通環節有關稅費,給予一定補貼,從而降低菜價。

  民以食為天。建設幸福西藏,“菜籃子”也有權重,莫讓幸福感從這里漏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