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張建國鄉土專家把辣椒育種做成大事業

   日期:2016-04-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58    評論:0    

  農歷春分節氣,乍暖猶寒,在位于朔州市朔城區沙塄河鄉沙塄河村的合作社園區,一場熱火朝天的科技和技術培訓討論會正在進行,來自周邊縣區的400余名種植大戶、合作社理事長和農民代表參加了這場培訓會。在當地辣椒定植前夕,這場培訓會非常重要,作為這場培訓會的主辦方和主講專家,雁豐農業種植合作社的理事長張建國更是被椒農們前呼后擁、追問不休,他將辣椒品種特性、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要點匯編成通俗易記、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培訓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陣陣。

  在大家的心目中,張建國做著一個普通農民所做的最平凡的事情,他舍棄溫暖安逸的家庭生活,一年四季一個人吃住在園區里,幾十年如一日,和自己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辣椒種子、種苗過日子,他對農業的熱愛、鉆研和癡迷程度已經達到忘我的境界。

  在記者的眼里,張建國確實又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部隊轉業后,他放棄分配工作的機會,主動回到家鄉務農種菜,并結合當地種植優勢,與辣椒育種結緣;他流轉土地300余畝,組建合作社專業從事甜椒、辣椒育種生產經營活動,自繁蔬菜新品種200余個,合作社僅早期育苗生產就可帶動周邊10000余畝蔬菜提早上市,年組織購種育苗農民培訓上萬人次,2015年合作社年純利潤將近60萬元……

  他儼然已成為一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帶頭人和領路人,一個能把辣椒育種作成科學研究大事業的鄉土專家。

  與種菜結緣

  1981年,19歲的張建國當兵入伍,對農家子弟來說,這是一次跳出農門的絕好機會。在部隊期間,張建國積極要求進步,后來還當上了司務長,為了提高大家的伙食水平,張建國親自學習種菜技術并學會了種植一些常吃的蔬菜,還建起了能保證作物提早生長的拱棚和大棚,他也因此年年被評為先進。

  后來,張建國還到部隊農場擔任生產股長,除了完成部隊規定的生產任務外,他還努力鉆研蔬菜種植技術,并把自己學到的蔬菜種植技術和經驗在軍民共建文明活動中給農民講課。從此,張建國便與蔬菜結緣并發自內心喜歡上了種菜。

  1997年,35歲的張建國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一邊是令人羨慕的工作單位和非常好的工作機會,一邊是他所熱愛的蔬菜種植和育種事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猶豫和認真考慮后,他決定選擇自己所鐘情的蔬菜育種作為一生所追求的事業。

  張建國毅然回到有種菜傳統的沙塄河村,租了10畝土地,把手頭自己選育的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的品種拿出來試種。為了節約成本和節省開支,張建國自己研究設計辣椒大棚,建造施工、電焊木工全部由自己一個人完成,1999年春天,在建造大棚施工的時候,張建國不慎鋸掉了自己左手的四個手指頭,但這些困難和打擊絲毫沒有削弱他追求夢想的信心和腳步,雖然左手只留下了大拇指還纏著繃帶傷未痊愈,他依然強忍著疼痛又繼續施工建造大棚、育苗選種,耕種施肥絲毫也沒有耽擱,直到現在,肢體的殘疾絲毫沒有影響到張建國追求夢想的步伐。

  也許,在血氣方剛的張建國的心目中,除了割舍不下的農業情節,他還想成為一個依靠科技致富的農村青年帶頭人和領路人。

  潛心鉆研辣椒育種

  張建國把自己選育的一個果皮厚實、光澤度好、便于運輸、耐于儲藏的羊角椒品種命名為建國16,當年普通的辣椒種植戶畝收入2000-3000元,而他的建國16品種試驗畝收入可達6000-8000元,這個消息在當地不脛而走,十里八鄉的菜農紛紛上門請教技術要求引種試種,農民渴望致富的熱情感動了張建國,第二年,他把自己的種子讓利給老百姓試種了200多畝,當年平均每畝增收1000元以上。這給了張建國很大的鼓舞和信心,也更加堅定了他開創科技興農致富路的決心和信念。

  為了適應當地種植特點和優勢,張建國毅然決定放棄對其他蔬菜的種植研究,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辣椒制種和繁育的這一件事情上來。隨著張建國自己繁育的辣椒品種越來越多,原有的保護地已經不能滿足需要,2006年,他又在沙塄河村和附近的賀家河村流轉了315畝土地,組建了雁豐辣椒專業合作社,同時擴大保護地和露地辣椒的種植面積,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增長的目的。

  為了能夠更好更精細化管理這些土地,為了讓辣椒的品種進一步提升,張建國在地里蓋起了幾間房子,常年不回家一個人吃住在這里,把合作社的“家”和農民培訓教室也安在這里;農忙時節,他一天吃一頓飯也是常有的事情,為了鉆研辣椒的事情,他常常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冬閑時節,偌大的土炕上又常常被他心愛的辣椒苗擠占滿了,以致于都沒有他自己睡覺的空間,他還要在這個時節組織種植戶及周邊村民進行技術培訓。他自己的所有品種,統一采取第一年讓農戶免費試種,對方感覺適合種植,效益穩定,得到認可后,第二年再來購買;外地客商都采取第一年訂購種子,收取預付款,種得不好,可以退款。由于所選品種優良,經營信譽很好,2010年合作社實現贏利,并以每年10%的利潤遞增,2015年合作社實現贏利60余萬元。

  漸漸地,張建國名聲越來越大,周邊鄉鎮十多個村子,甚至還有外省到他這里來取經學習辣椒種植技術的人越來越多。

  種子得到審定和認證

  過去朔州種植辣椒只用來做調味菜,如今已成為占蔬菜種植面積三分之一的大路菜,并且成為當地外調菜種的主打菜,產業化經營已粗具規模,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渠道。但隨著種植面積的逐漸擴大和連續種植,辣椒品種退化、病害嚴重等現象的不斷加劇,這不僅影響了辣椒產量和質量,同時也影響到銷售價格和農民收入。

  為了能夠克服和改變這種狀況,近年來張建國帶領雁豐辣椒專業合作社先后投資50余萬元,購回辣椒親本200多個,引進新品種組合17組,自繁蔬菜新品種將近200個,各種觀賞型蔬菜品種130多個,通過自行研種、試種,有80多個新品種備受農民青睞。其中雁豐A883、A843、A825、B905、B931等40多個品種的產量和品質都成為市場最暢銷的品種。

  在品種組合期間,合作社根據每個品種的特征特性,精心選擇了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進行組合,經過反復試種后,很多辣椒品種不僅產量高,抗病性強,性狀較穩定,市場銷售價格也較高。其中一些辣椒品種果型形狀特別好看,果面光澤,還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記者在張建國的雁豐辣椒種植合作社看到,他所培育的甜椒、辣椒品種繁多,琳瑯滿目。有圓燈籠形甜椒、方燈籠形甜椒、圓錐形甜椒、炮椒甜椒、彩椒甜椒等;辣椒品種也有干制品油椒、線椒、船椒、牛角椒、羊角椒等;表皮顏色也有亮綠色、深綠色、淺綠色、紫色、白色、米黃色等,還有辛辣和微辣之分。張建國告訴記者,這些辣椒按照成熟周期又可分為早熟期、中熟期和晚熟期,植株株形也分別有矮株形、中株形和高株形。這些辣椒平均畝產量可達3500公斤-4500公斤,最高畝產量可達5500公斤。目前,在附近朔城區的沙塄河鄉、北王莊辦事處、賈莊鄉、紅旗牧場等,大部分的村莊都種植他所選育的辣椒品種,周邊的應縣、山陰、大同的種植戶不少。

  2014年以后,張建國選育的青椒“雁豐8號”“雁豐9號”,經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通過,目前,他所選育的青椒品種“雁麗1號”“雁豐200”“雁豐TS201”,牛角椒“雁豐28”等品種也正在審定過程中。張建國還在中國農科院主辦的主流雜志《中國農業信息》上發表論文《辣椒制種技術研究》,該論文得到中國農科院和省農科院有關專家很高的評價。

  因為在辣椒育種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張建國個人被授予“朔州市十佳農業科技示范戶”“朔城區模范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雁豐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山西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朔州市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十多項榮譽。為了更好地幫助和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張建國和村民們一起成立了瑞豐種植合作社、合眾農機專業合作社。三個合作社集中耕地將近3000畝,實行統一購買農資產品、集中耕地、統籌收獲,把農民和種植戶的風險降到最低,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對張建國來說,最高興的事情是他的品種和技術得到鄉親們的肯定,常常有種植戶到基地來找他或者給他打電話,向他咨詢技術難題或者病蟲害方面的問題,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和人生價值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常常不辭勞苦滿足大家的需求;他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鄉親們因為跟他種植辣椒蓋起了新房,或者在城里買了房子、供孩子上學讀書,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張建國的心里,還有一個夢想,他想研究辣椒青椒的深加工技術,把鄉親們自己生產的辣椒做成深加工制品,這樣種植戶一年四季都有錢可賺。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山西省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項目組副組長、山西大學王夢亮教授的認可,2015年1月13日,項目組晉北服務中心在雁豐辣椒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項目組一方面將通過晉北服務社輻射推廣體系內的農業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項目組將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幫助張建國實現夢想。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