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在城南農貿市場,買菜的楊先生說,“隨便買買,就得二三十塊錢,如果再買些大菜,沒有大幾十塊錢肯定不行”。
數據也證實了當前的高菜價。根據監測,市區被監測的32種菜價15漲5平12跌,菜價總體都較為穩定,但每斤均價高達4.7元卻令人有些咋舌。其中,每斤高于四元的蔬菜多達14個,像毛豆更是漲破了10元至11.3元,另外青椒、豆角、蒜苔、西蘭花、蘑菇、蒜頭等價格也介于7元到10元之間。而每斤低于三元的蔬菜僅有大白菜、青菜、白蘿卜、土豆、胡蘿卜、冬瓜、黃豆芽、綠豆芽、菠菜等9個品種。高價菜居多,低價菜相對較少,反映出年后市民的“菜籃子”尚未減壓。
好在當期菜價雖仍居高位,卻已是連續第三周保持相對穩定,這意味著“本來該降的菜價,離下跌也為時不遠”。相關工作人員分析認為,隨著天氣回暖,菜價或將在未來一兩周內出現較明顯的下跌。
不過,在菜價尚未下跌時,水產品尤其是淡水魚價格也已開始接力上漲。根據監測,當期淡水魚價格總體繼續上漲,其中鯽魚每斤漲3.7%至8.4元、花鰱漲4.9%至6.4元、草魚漲1.7%至6元……隨著3月份市區主要水域進入禁漁期,淡水魚價格已連續第三周上漲。在肉價、菜價處在相對高位時,淡水魚價格也進入到上漲期中,這對市民的“菜籃子”無疑構成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