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洪塘鎮田灣村彭水平成為了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帶著父老鄉親們的重托與希望,他踏上了四年的求學之路。畢業后的彭水平第一站就來到了特區深圳,在這里,他一干就是6年,既收獲了事業,也擁有了美滿的家庭。他說:“雖然我在深圳發展的不錯,但我還是想回家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這是當年鄉親們對我的重托,更是我的責任。”
2013年,彭水平辭職回到家鄉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憑借在外的積蓄,他創辦了勝利養豬廠。在創業初期,由于市場變化大,加上缺乏必要的生豬養殖技能,他前期投入的35萬元開始呈現虧本的局面,殘酷的現實讓彭水平的自信心一跌到了谷底。了解到彭水平的情況后,該區就業服務部門組織創業指導專家上門開展了指導,組織他參加了為期半個月的養殖技能培訓班。
2015年,彭水平通過自籌12萬元,加上小額貸款政策幫扶的10萬元,他新建了豬舍、購買了良種豬仔等。他說:“算盤一打,我2015年的純收入超過了60萬呢。小額貸款真是及時雨啊。”
目前,彭水平的養豬場帶動23名鄉親就業。今年3月初,他又注冊成立了一家集生豬養殖、育種、肉加工為一體的食品公司,將帶動就業40人。
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他感慨地說:“當年,我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我光榮。現在,我在村里帶領鄉親們就業,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