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但在行唐縣賈木村的金穗草莓生態采摘園的大棚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一派春意。紅紅的果子像一顆顆瑪瑙,嬌翠欲滴,甘甜可口,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采摘。
基地負責人孟增強一邊忙著接待游客,一邊指揮工人們把剛采摘的草莓裝箱,搬到快遞車上,準備發給網購的客戶。“效益不錯,每天收入有1萬多元。”孟增強高興地說。
孟增強今年32歲,高中畢業后他一直在保定順平的一家大棚蔬菜及水果種植基地打工,10年下來學到了一技之長。2013年,孟增強回鄉創業,與哥哥孟增民從村民手中租下了60多畝地,投資160多萬元建起了17個高標準草莓和油桃大棚,發展起現代農業。
“14個大棚種的草莓,用的肥料全部為有機肥,保證綠色、安全。草莓、油桃澆灌的水都是甘甜的地下水。每棚還買來1000多只蜜蜂專門為花兒授粉。”指著大棚里紅彤彤的草莓,孟增強介紹,這里的草莓不僅個兒大水靈,而且色澤及口感都非常好,游客來了一撥兒又一撥兒。石家莊市區及周邊縣自駕游的、組團的都有,每天采摘草莓400多公斤,今年正月收入突破15萬元。
為使大棚草莓有效對接市場,兄弟倆借助網絡、微信等平臺進行宣傳推介。憑借良好的質量和信譽,人氣越來越旺。去年,他們還推出會員卡套餐服務,吸引了更多回頭客。
草莓在生長、管理、收獲的各個環節需要大量人力,這也為村民們提供了務工崗位。目前,金穗草莓生態采摘園長期雇著十幾位村民,草莓大規模成熟的時候,能帶動30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我返鄉投身現代農業,就是看準了這是個有前途的朝陽產業。不過,想賺城里人的錢,還得用城里人的思維琢磨種地新門道。”用新思想武裝頭腦的孟增強,現在已基本收回了先期投入。下一步,他要繼續擴大規模,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