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以科技創新領引川茶產業轉型升級

   日期:2014-05-07     來源:四川經濟日報    瀏覽:448    評論:0    
核心提示:  往昔蜀土茶稱圣、西周為貢品,四川茶曾創造過輝煌;今朝組建大集團、打造大品牌,四川要建設千億茶產業強省。  今年2月28


  往昔“蜀土茶稱圣”、“西周為貢品”,四川茶曾創造過輝煌;今朝“組建大集團”、“打造大品牌”,四川要建設千億茶產業強省。


  今年2月28日,四川省政府“一號文件”首次將主題聚焦茶業強省,作出了《關于加快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業強省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把四川省建成國內外知名的茶葉生產、加工和貿易、文化基地,到2017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500萬畝,產量30萬噸,綜合產值達到600億元;到2020年,建成千億元川茶產業。


  整合資源優勢組建川茶集團


  去年2月21日,省委書記王東明到川茶集團(原敘府茶業)考察調研時指出,敘府茶業科技研發能力強,產業基礎好,經營管理機制優,還有巨大發展空間。


  原敘府茶業按照王東明書記指示精神,高起點謀劃川茶產業發展戰略,大膽“引智引資”,充分利用企業的基地優勢、科技優勢和新產品優勢等,高水平制定未來五年發展戰略規劃,按照省委、省政府“培育大龍頭、建設大基地、打造大品牌、拓展大市場”的相關要求,推動四川茶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川茶”大品牌形象。企業明確了五年內實現百億產值的大目標,以此帶動更多茶企發展和茶農同步實現小康。


  要建設千億川茶產業,做強做大茶葉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十分關鍵。去年10月18日,原四川省敘府茶業有限公司經過半年時間完成了企業股份制改造,登記成立了“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茶業集團(聯盟)”,全省近30家茶企成為川茶集團聯盟企業。充分整合優勢資源,發揮各聯盟企業的獨特優勢,本著“團結、分享、融合、共贏”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聯合共應”的發展理念,減少企業重復投資和不必要的市場競爭,促進茶葉全產業鏈健康持續發展。


  四川省茶業集團董事長顏澤文心中已有宏偉藍圖:三五年內,川茶集團年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基地規模要占全省茶園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讓全球的愛茶人都知道中國“東有西湖龍井,西有天府龍芽”世界名茶。


  如何實現四川茶業抱團發展呢?顏澤文風趣地比喻說:“要讓已婚者保持未婚待遇。”簡單地說,就是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雙輪驅動”。在生產端,各聯盟企業根據集團統一制定標準進行種植、生產、加工和包裝;在銷售端,整合各聯盟企業原有渠道,根據各企業產品特色重新進行市場定位,杜絕重復投入和無序競爭。由此實現“大集團帶大龍頭,大龍頭帶小龍頭,小龍頭帶合作社,合作社連農戶”的新型茶產業經營模式,以技術鏈為支撐、利益鏈為保障,帶動全省30%以上的茶葉基地,產品涵蓋綠茶、花茶、紅茶、黑茶等多個茶葉種類,充分利用夏秋茶原料提高茶農收入,全面提升“川茶”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川茶”整體轉型升級。


  川茶集團通過整合全川最優質茶企資源,打通茶葉種植、加工、營銷等全產業鏈,實現川茶產業轉型升級,開創川茶發展新紀元,引領川茶實現千億茶產業目標。


  合縱連橫大聯盟共同締造大品牌


  振興川茶,承載著四川人民的殷切期盼。我省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地方,享有“蜀土茶稱圣”的美譽。然而川茶產業存在效益不高、集群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融資能力弱等問題,這與茶文化歷史悠久和產茶大省的身份極不相稱。


  如何振興川茶、惠及茶農?這一問題再次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2013年4月25日,省委農工委在報送省委書記王東明《關于提升川茶產業推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報告》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敘府茶業等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合資、合作等方式,組建川茶集團,抱團發展,發揮規模效益,增強川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個報告得到王東明書記批示給予高度肯定。


  為全面打造川茶“天府龍芽”大品牌,川茶集團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傳承中國六大茶類加工技術,打造川茶“天府龍芽6+X”品牌。組建川茶品牌聯盟,實現聯盟企業與品牌企業共建共享。科技與文化并舉,促進茶葉全產業鏈發展。推廣模式,即中國6大茶類(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茶食品/花茶,統一推廣川茶“天府龍芽”品牌系列產品。所有產品經過科學化、清潔化、標準化的生產工藝精制而成,以安全放心、健康好茶締造“川茶名片”。


  整合各聯盟企業原有渠道進行共享和拓展,根據各聯盟企業的優勢重新確定品牌的核心定位,對主打品牌川茶“天府龍芽”系列產品宣傳口徑統一化、產品安全化、品質優良化、管理科學化,迅速增強川茶“天府龍芽”品牌影響力,力爭3年內川茶“天府龍芽”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


  中國茶業流通協會副會長、四川省茶葉研究所所長王云說:“川茶集團的成立,在我省3000多年的茶葉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曾經一直單打獨斗的川茶企業走向了大聯合、大轉型、大發展的新時代。”


  創新驅動求發展川茶集團當旗艦


  川茶匯集迎賓客,天下佳茗聚蓉城。今年3月8日,第七屆中國·宜賓早茶節在成都舉行品牌推介會。當日在成都寬窄巷子誕生的“川茶匯”滿足了消費者隨到隨品需求,這讓宜賓早茶節駐足寬巷子,永不落幕!


  “川茶匯”問世打破了茶業傳統展會模式,將來自全球各地的珍品佳茗匯聚在具有超高人氣和具備深厚文化底蘊的寬窄巷子,打破傳統節會時間、地點等局限,致力打造成為中國茶業界永不落幕的茶展匯品牌。這僅是川茶集團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2月26日,川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川茶產業商學院均在川茶集團的科技園區舉行了成立授牌儀式,為川茶集團的發展注入了科技研發與人才隊伍的正能量。川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省內外各科研院所、學院專家,圍繞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和茶葉全產業鏈的創新發展實施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范;川茶產業商學院將聯合省內相關院校,創新教學與產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為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葉強省提供人才保障。


  顏澤文表示,“根據省委、省政府打造茶業強省的戰略部署,要立足全川、面向全國茶行業來思考和定位川茶集團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各聯盟企業的優勢,堅持團結、分享、融洽、共贏的精神,凝心聚力共同為振興川茶添磚加瓦。”


  川茶集團定位是打造川茶大品牌,把川茶品牌作響、做優,立足四川,面向世界。“力爭用3年時間將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為整體上市企業,5年內將川茶集團聯盟打造成年產值過100億元的企業航母旗艦;培育出川茶‘天府龍芽’等一線品牌3—5個。”顏澤文說,新生的川茶集團聯盟將以“創新驅動”和“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為指針,聚合資源,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技術、品牌、管理、營銷、資金等優勢,加快建立點、線、面相結合,多層次、多形態、多領域的茶葉產業化經營體系,從而促進全省茶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全面推進省委、省政府打造千億茶產業和建設茶葉強省戰略,實現川茶全面崛起。


  創新利益機制帶動茶農增收


  川茶集團不斷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探索產業化多種經營模式,針對茶園基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公司+協會+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業主+農戶”、“公司(大龍頭)+公司(小龍頭)+農戶”、“公司+農戶”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并通過“協議或合同”方式固定下來,將公司、農民專合組織、農戶三方的利益聯結起來,結成真正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協議或合同”的核心內容是“兩保一返三包,按股分紅”:“兩保”即一保“保護價收購”,二保“農戶現金入股保底分紅”;“一返”即按農民交售鮮茶葉二次返利;“三包”即一包無償社會化服務,二包不低于保護價全部現金收購,三包新公司經營虧損或凈利潤不足保底分紅和二次返利由龍頭企業兜底;“按股分紅”:新公司的盈余利潤,龍頭企業與專業合作社按股分紅。


  顏澤文說:“川茶集團成立后,把企業、基地、農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致力于打造富茶農、強基地、壯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


  為了更好地為基地茶農服務,川茶集團創新成立了專門為基地茶農服務的組織機構“基地服務中心”,負責協調處理公司原料基地的茶園管理、統防統治、技術培訓、鮮葉采摘與運輸、價格協調、茶園改造、茶農專合組織內部建設等日常工作。公司為基地服務中心配置了茶園農用機具50臺套,每年采取不同方式培訓農戶10萬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萬余份,技術入戶率達100%。通過龍頭企業的技術培訓與示范,極大地激發了茶農種茶積極性;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將為幫助茶農增收發揮極重要作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