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南宜章莽山:“黑豚”開通瑤山致富路

   日期:2016-03-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2    評論:0    
  “嗵、嗵、嗵……”3月1日早晨8點,宜章縣莽山瑤族鄉西嶺村跳石子自然村,58歲的鄧龍貴左手拿著竹筒、右一手拿著木棍敲打起來,突然,不知從哪鉆出來的一群黑豬、還有烏雞,從四面八方林中伴著叫聲歡快地圍了過來,鄧龍貴又開始一天的工作,喂這些放養的“小寶貝”,還有配飼料、搞衛生等。“這里放養了130多頭莽山黑豚,半年了,每頭大約80斤,養足1年后才能賣,還有200只烏雞,我們是與何教授合作分紅的!”鄧龍貴笑瞇瞇的說。
 
  這里小地名叫“金雞沖”,綠樹環抱、竹木成蔭、溪水潺潺,離小村莊約2公里,一組簡易的竹木圍欄,一間飼料瓦房、一排排仿生態的豬窩,簡易、原始、生態。吃個半飽的小豬們習慣的又散了,各自到山上找吃的。“說起何教授、說起怎么跟我們窮農民合作,話就長了……”面對疑問,鄧龍貴這個憨憨的瑤族漢子不知從何說起。
 
  致富的追求
 
  跳石子,一個上千年歷史的瑤家寨子,在海拔800多米的半山腰中,有24戶人家80多名瑤胞,都是貧困戶。誰也說不清這里為什么叫“跳石子”,他們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清貧簡單的生活。
 
  2000年前,這里不通公路,瑤民住土墻屋,他們到莽山街上挑化肥,來去得三個小時。誰家建房子,到四公里遠鐘家去挑瓦,往往全村男女老少出動,兩天才能挑完。1998年,政府支持部分資金,村民痛下決心,用鋤頭挖、肩膀挑,歷經三輪春夏秋冬,修通一條4公里蜿蜒上爬的毛路。挑化肥、挑瓦的時代,終于終結。但遇大雨,每年還是要清理十回八回。2008年始,瑤民們想方設法,找政府支持,自己集資、捐資,分四次,把進村毛路水泥硬化。
 
  路通了,瑤民的生活條件大改善,竹子、茶葉收購價格也高了,卻因為沒有好的產業,大伙還是沒有真正富起來。大部分家庭依然是靠種茶葉、賣竹子、外出打工掙點小錢過日子。2013年,趙王保和他的親戚趙光富、盤付,合伙買下6頭小野豬,他們想,野豬能多賣錢。最后成活三頭豬,卻不能繁殖,成本還虧掉近兩萬。但他們追求致富的腳步,一直沒停下。
 
  偶然的結緣
 
  鄧龍貴所說的“何教授”,名叫何勇,曾是大學老師,后辭職下海,先后在郴州、廣州辦律師事務所、當律師。2009年,他舍棄年入百萬的律師工作,在眾人的不解、質疑聲中,住進莽山釣魚坑山中小屋。他并不懂養殖,開始在山中養竹鼠、石蛙,他用笨辦法,白天黑夜不停地觀察、思考,最后不僅能很好的養殖了,還掌握專家所不知道的技術,但不符合全民生活飲食習慣,前景不理想,他砍掉了。后來他想到養野豬,他不斷試驗,最后選定國家保護品種——湘西黑豬,利用湘西黑豬與當地野豬雜交,成功繁殖出新品種,古代上等的、用于祭祀的豬肉叫豚,他將新品種取名莽山黑豚。因在沒有任何污染的大山中放牧,吃發酵的玉米、黃豆、米糠,喝山上的礦泉水,呼吸著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因而肉質鮮美,皮脆肉香、肥肉不膩,口味獨特,出場整頭每斤50元,終端零售價平均每斤100元以上。
 
  聽說了社會反響和市場行情很好的黑豚,2014年冬,趙王保來到莽山釣魚坑,看到山上奔跑的莽山黑豚,他很振奮,對何勇說:“我們跳石子有大山,把莽山黑豚放到那里去養,我們自然村跟你合作。”何勇本來也想再辦基地、擴大規模,聽他這么說,很想去看看環境。
 
  何勇來到跳石子,前后看了五六回,還到部分家庭走訪,地理位置上看中了金雞沖,群眾基礎上感受到他們強烈的致富愿望,何勇終于下定了決心:好吧,我來幫你們,相信我們能雙贏。
 
  扶貧新模式
 
  “毛主席說一切權力歸農會,我們的黑豚養殖‘一切權力歸農民’,合作社模式、農民做主體、全員參與,出納、會計都他們自己選,大伙很支持很樂意……”何勇說。趙王保走進每戶人家,問他們是否入股養莽山黑豚。最后,24戶人家有21戶參加了。
 
  何勇的土里巴吉公司與莽山跳石子農民合作社,共同成立土里巴吉石子生態農業公司,雙方各占50%股份,農戶負責養殖,十二個月之后,由他統一按定價收購。
 
  趙王保說,要搞,就搞正規的,對得起國家政策,3月里,他開始為手續的事奔波。5月,項目正式破土動工,在家的全村人,都去修路,建仿生態豬舍,建料房。他們主動提出不要工錢,把合作社的事當成自家的事。這讓何勇大為吃驚和感動,逢人就說,我的這幫農民兄弟很不錯。
 
  2015年6月,趙王保、鄧龍貴,周云剛、周彬輝,一群瑤家漢子抱著莽山黑豚,小心地把它們放入新家。 第二天,又有兩批莽山黑豚運抵跳石子金雞沖。
 
  小莽山黑豚到新家時,何勇聞到豬糞便有點異味,他馬上調整發酵料的配方,配上中草藥,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三天,莽山黑豚邁著謹慎的步子,慢慢走向大山,進入莽莽大山中覓食。
 
  “公司的法人代表由農民擔任,財務也由農民管理,像他這樣的公司全國少見,所以農民很支持。村民提供山地、每戶只需投入幾千元股金,成本低風險小前景好,預計明年7月效益可觀!”莽山瑤族鄉政協聯工委主任黃嬋說。
 
  豬病防治方面,大山里空氣好,放牧密度小,水好,適當用本草提前預防,技術基本成熟;銷售方面,已有珠三角的好幾家公司,在洽談定購跳石子的莽山黑豚。跳石子有三千畝大山,按3畝放牧2頭黑豚計算,滿載量達2000頭,致富前景好。
 
  “我們做的是品牌,傳播的是一種天然優質食材,不是美食?,F在農民缺少有知識有志向的領頭人,我希望他們自主參與,增知識、轉觀念,實現致富。”何勇說。
 
  一座座山上,奔跑著一頭頭健壯的莽山黑豚,像一只只金豬,正架通著貧困瑤寨的致富之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