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人們紛紛開啟假期模式,威遠縣新店鎮民付村的姜農們卻一天都不得空閑,這是為啥呢?
“要想仔姜賣上每斤25元的高價,就必須在需求旺季——春節期間上市,不抓緊不行。”2月12日,正在挖姜的民付村村主任劉虹說,為了把仔姜賣個好價錢,包括他在內的姜農,從農歷臘月中旬到正月十五都在地里忙活。
民付村一直都有種生姜的習慣,不過以前種的露地姜,按照老時令播種收獲,并不能在春節上市。后來村民發現,每年春節期間市場對嫩姜的需求量最大、仔姜價格最高。村支書李海彬便根據溫室育秧的原理,利用鍋爐和管道等設備探索出溫室種姜的方法,為生姜提前播種、上市提供了技術。由此,民付村村民完全顛覆了生姜播種和收獲時節。
一般生姜在春天氣溫開始上升時播種,他們卻在秋冬季節播種,以確保在春節上市。為了提高產量,他們加大播種密度,每畝地用姜種2.6萬斤至3萬斤,每斤1.3元至1.8元,成本約3萬至5萬元。每畝產仔姜約0.7萬斤至1萬斤,單斤均價9元,收入約6萬元至9萬元;賣完仔姜,一畝地還能賣1.8萬斤左右老姜,今年每斤賣1.3元,也有2萬多元。這樣下來,再除去鍋爐設備成本,種一畝生姜一季收入有約3萬多元。光是春節前后幾十天,一戶村民就能收入1萬到10多萬元,全村農民因此增收500萬元以上。
民付村六組村民張蘋說,現在不僅民付村家家都種仔姜,周邊村村民也有不少種仔姜,每戶少則一兩畝多則十余畝,都比露地姜上市早,價格最低也在每斤5元以上,比露地姜價錢高一到五倍。同時,村里還建起了姜市,客商可以開著車直接到村里來拉貨。這讓大家的姜不僅賣得貴,還賣得方便簡捷。“我家這季種了4畝姜,收仔姜約3萬斤,一季收入就有10來萬,光春節期間收入就占了一半左右。所以,春節就算不休息,我們也忙得心甘情愿!”張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