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興縣千層溝亞龍蔬菜項目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蔬菜大棚矗立田間,蔚為壯觀。雖然室外寒氣襲人,但大棚里卻綠意盎然,菠菜、豆角、西紅柿等蔬菜長勢喜人,散發著清香的氣息,忙碌的菜農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走進承包戶牛鐵留家的塑料大棚,妻子喬建華正在給菠菜除草。“現在我們家共有4個大棚,一個棚大約一畝多地,主要種植西紅柿,架套種植些豆角、菠菜、黃瓜啥的。現在西紅柿已經上市了,一個棚西紅柿產量能達到一萬三千斤,主要送往市場,每次能送十來家,每家平均要40到50斤西紅柿,一年下來能賺個七八萬,比以前掙得錢多多了。”說起蔬菜大棚帶來的好處,喬建蘭的臉上樂開了花。
“我們以前是種大田的,一年只能賺個三四千左右,要維持生計還得做點小本買賣,但是自從承包了蔬菜大棚以后,不僅解決了生活問題,還夠供家里的兩個大學生上學。”
在草莓采摘園曾小虎的大棚里,記者恰巧遇到前來采摘草莓的家長和孩子們。“采摘草莓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田園生活的樂趣。”一位家長吃著剛剛采摘好的草莓樂呵呵地說道。
亞龍蔬菜項目基地的負責人孫保生告訴記者,早些年,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增加收入,他們開始經營蔬菜大棚。從2011年開始,他們搞蔬菜大棚已經有4個年頭了,蔬菜都是反季節種植的,冬季正是蔬菜價格好的時候,農民越忙越掙錢,一個大棚也可以掙個3、4萬元,日子是越過越好了。據了解,在亞龍蔬菜項目基地的帶動下,千層溝許多農民都加入到蔬菜大棚的隊伍中來,目前基地的總面積為2000多畝,共有46個蔬菜大棚,產業工人42人,且平均每個大棚年收入能達到8萬元,大家一年四季都在為增收而忙碌,即使在冬閑時節,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大棚種植當中。因為大家深知,只有種好菜,才能使增收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