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全國小麥生產第一大省。由于連年小麥增產,生產成本逐年增高、生態資源環境束縛漸增,再加上國外小麥價廉質優的壓力,河南普通小麥價格下行壓力加大,農民種植普通小麥純收益減少,積極性不高,嚴重威脅河南小麥生產。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主食產品多樣化、優質化、營養化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對優質專用小麥需求越來越大,今年凡達標的優質強筋小麥每斤比普通小麥高0.15-0.20元,供不應求。”殷貴鴻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殷貴鴻建議,一、加強組織領導,創建新型的育、繁、推、加優質小麥產業化體系。由省糧食局牽頭,成立河南省優質小麥協會,統籌制定促進河南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的統一規劃、政策措施、標準制定、品質檢測技術等工作。充分發揮政府主管部門的引導和服務功能,發展訂單農業,以銷定產、優質優價,設立專倉,分類、分等級儲藏,以滿足加工企業制粉需要。
二、科學規劃布局,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區域化、規模化。根據生態、氣候、土壤、地力、生產水平,河南可在豫北、豫西等地區發展強筋小麥,生產適合加工面包、谷朊粉等優質強筋專用粉,在豫東、豫中等地區發展中強筋小麥,生產加工饅頭、面條、燴面、方便面等優質專用粉,在豫南地區發展弱筋小麥,生產加工餅干、糕點等優質弱筋專用粉。每個區域內確定2-3個主栽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結合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建設,實現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的標準化安全生產,保證優質小麥的品質均一性和專用性。
三、及時啟動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重大專項。省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牽頭,集合全省優勢小麥育種單位,引進國外優異種質,綜合運用常規育種、品質育種和分子育種技術,選育出高產、穩產、多抗、廣適、高效、優質專用新品種,并建立優質專用小麥種子繁育基地,快繁快推,確保河南小麥育種的領先優勢。
四、大力扶持優質專用小麥加工龍頭企業。引導小麥加工企業重組聯合,集中開發拳頭產品,重點發展優質面條、饅頭、餃子、面包、餅干和高硒、高鐵、高膳食纖維素專用粉等精深加工品牌,做大做強,拉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按“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實現優質專用小麥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提升小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河南小麥生產的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