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北方設施蔬菜生產現場會在朝陽隆重召開,來自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北方10省(自治區)代表共70余人參加會議。會上朝陽市發展設施農業的先進經驗得到了國家農業部的高度贊譽。
朝陽市發展設施農業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把設施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全市設施農業占地面積達到了185萬畝,實現了“戶均一棟棚”的目標,在全國保持優勢地位。
近幾年,朝陽市農委在設施農業建設上穩扎穩打、積極推進。2015年,新規劃建設設施農業小區22處,已完工9處;大力發展草腐菌生產,新建草腐菌發酵隧道10條;推廣越夏番茄30萬畝、黃瓜提前定植2.5萬畝;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2620萬延長米;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覆蓋率達到93.7%;創建省級蔬菜標準園4個;設施農產品產量達到547.6萬噸,產值159億元,僅此一項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6452.9元,設施農業擴量提質、增效工程成果顯著。
借力五個一平臺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
為實現農業產業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朝陽市農委借力市委“五個一工程”的平臺建設,加快農產品加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搭建融資平臺,破解資金難題。目前,全市7個園區主干路等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通郵、通信、寬帶并網全部實現,機構設置建設全部完畢,新開工建設項目達15個。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9家,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稅6.6億元。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5家,帶動農戶60萬戶。北票蜂蜜和龍城區禽蛋出口示范區晉升為國家級出口示范區,喀左縣雜糧出口示范區晉升為省級出口示范區。
狠抓招商引資壯大龍頭企業
項目牽動,龍頭舞動,引導農民走產業化道路的同時,市農委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示范作用。綠探新能源項目現已落地,項目占地460畝,總投資10億元,計劃建設三個節能產品生產制造廠、一個生物質固體燃料加工基地、一個生物質能源供熱站和一個孵化產業園。項目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8900萬元,安置就業1100人。華濰高科技膨潤土精細加工產業園以馬鈴薯淀粉為主要原料,生產環保無毒、拉伸強度穩定、降解時間可控的地膜,可徹底消除農業用聚乙烯類“白色污染”問題,年用馬鈴薯淀粉10萬多噸。遼寧龍泉口酒業有限公司白酒加工項目,年產白酒能力4萬噸;燕山湖農業開發(朝陽)有限公司投資的畜牧養殖、花卉植物園、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和糧油食品加工出口等項目。這些項目的成功落地,將成為帶動全市農民致富、牽動朝陽農業發展及拉動朝陽經濟快速躍升的新引擎。
狠抓質量安全出口創匯創新高
2015年2月,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在朝陽召開,朝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106個鄉鎮監管站通過省級標準化驗收,認證農藥經營合格單位514家。三品認證面積達到657.2萬畝,占全市耕地果園面積的84.3%。朝陽市、朝陽縣、北票市、喀左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先后通過“雙認證”。完成農藥殘留定量檢測400個、風險監測任務215個、風險評估檢測任務66個。2014年,全市農產品出口實現6271萬美元,同比增長31%,增速居全省第五位。
實施農村改革加大土地流轉
大力推進農業共營制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通過加快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建設農業綜合服務超市,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和產業化發展。目前,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120萬畝,占家庭承包經營耕地總面積的20.6%。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信息平臺。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擴大范圍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國土“二調”耕地面積68萬畝。目前,矢量化面積70萬畝已全部完成公示審核工作,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指標。登記認證家庭農場64家,其中27家被評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2015年大田玉米投保551萬畝,設施農業投保202萬延長米,為朝陽農業生產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推進品牌戰略優化結構布局
為構建以整體品牌為龍頭,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的朝陽農產品品牌體系,朝陽市積極打造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全市形成以設施農業為主導,糧食、畜牧、林果為重要支撐的產業結構。
在設施蔬菜生產方面,按“一縣一品”的布局,形成以北票和朝陽縣的番茄、凌源的黃瓜、喀左的青椒與茄子、建平的角瓜為主體的設施蔬菜產業格局,打造“凌馨”、“莊頭營”、“喀綠”、“天寧”等一批知名蔬菜品牌,產品銷售從東北三省、京津唐地區,拓展到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大城市,并出口到俄羅斯、東盟等國家,遠銷中國香港地區。
在露地菜生產方面,朝陽市露地蔬菜種植面積已達55.3萬畝,總產量93.8萬噸,總產值11.8億元。北票已發展為東北最大的紅辣椒生產基地,年栽培面積30余萬畝,年產紅干椒6萬余噸,已成功舉辦了12屆“辣椒節”,每年都吸引來自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及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客商。喀左本色、黃金葆鼎等農產品生產企業積極打造有機、綠色蔬菜品牌,生產的產品獲多項國際認證,成為歐盟、美國等國家超市中的“奢侈品”。
在雜糧生產方面,朝陽市現有雜糧種植面積101萬畝,年產量5億斤。有機雜糧和綠色食品雜糧產品占“三品”認證總數的一半以上,全市7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中,有6個是雜糧基地,面積達60萬畝。雜糧已在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以建平縣朱碌科加工園區為核心,雜糧生產加工企業達200余家,有機雜糧、綠色食品雜糧出口到北美、歐盟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形成了“莊小米”、“黃殿”、“大石壩”、“綠珠”等知名品牌。在2011年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朝陽雜糧被評為“金獎產品”。
朝陽的農業發展正沐浴著黨和政府農業政策的陽光和雨露,郁郁蔥蔥,茁壯成長,碩果飄香,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跨越,照亮著農民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