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縣的東北部,有一條貫穿春華、金井、北山等9個鄉鎮,蜿延100多公里的綠色長廊,這條長廊被稱為“百里茶廊”。近年來,長沙縣通過對茶葉產業發展的扶持,壯大龍頭、挖掘文化、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加快百里茶廊建設,使得茶業已成為長沙縣遠郊鄉鎮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日,在河南信陽市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長沙縣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2015年度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范縣”稱號和“2015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十強縣稱號。
目前全縣茶園面積9.27萬畝,良種茶園面積占總茶園面積的88%。縣外訂單面積16.9萬畝,2014年干茶總產4.42萬噸,總產值達9.01億元。對于新擴茶園,長沙縣特別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累計修建茶園產業大道260多公里,完成灌溉渠道改造和防滲護砌70多公里,新建茶園噴滴灌0.7萬畝,新建茶園蓄水池400多處。”縣農業局經作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金井金龍和湘豐飛躍基地已通過國家標準茶園創建驗收。
為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長沙縣早在2007年就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由湘豐、鴻大、長春等5家企業牽頭,聯合縣內其它21家茶葉企業,組建了湖南省首家緊密型茶業股份公司——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原來的生產企業根據股份公司的發展規劃,逐漸發展成為原材料供應基地或指定產品生產基地,實現了資源整合,避免了重復建設。
在品牌建設方面,長沙縣則重點打造金井、湘豐、怡清源長春等品牌,由原來的一廠一品牌(品名),逐漸打出拳頭產品,“金井” 、“湘豐”、“怡清源”茶葉品牌獲得中國弛名商標,“金鼎山”品牌茶獲湖南省著名商標。
有了過硬的產品,還需將其變為效益。為此,長沙縣積極推進百里茶廊茶產品銷售渠道與銷售網絡的建設和發展,大力發展品牌直銷連鎖、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目前湘豐、金井在全省開設的大型品牌店分別達14家、26家。”該負責人說。
其次,百里茶廊的打造為長沙縣旅游休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衍生出茶園觀光、采茶制茶、品茶購茶等一系列旅游觀光項目,體驗式采茶深受市民喜愛。既提升了茶葉的內銷數量和檔次,又擴大了本地茶葉品牌的知名度。
百里茶廊涉及長沙縣北部9個鄉鎮,112個村,3.8萬茶農。據統計,廣大茶農通過訂單收購,2013年實現鮮葉總收入2.5億元,茶農人平6580元。“全縣茶葉企業轉移剩余勞動力3600人,共計支付勞務工資4000多萬元,人平1.1萬元以上。”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茶葉產業已成為長沙縣北部鎮的支柱產業之一,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穩定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