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三元朱村的蔬菜供給側改革實驗

   日期:2016-01-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26    評論:0    

  “俺們村十幾年如一日地為北京大型連鎖超市供應黃瓜,俺們不就是首都的供給側么。”三元朱村的農技師王學軍自信地告訴記者。

  目前三元朱村主要種植黃瓜,兼植苦瓜,種植面積共計850畝,黃瓜預計年產量達1700萬斤。

  原來,自去年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詞火起來,三元朱村的村支書王樂義就請來了專家學者來“翻譯”這些新詞兒。“落實到我們村,這個改革就是要種出讓吃菜的人們放心的安全黃瓜,而這正是我們在做的。”王樂義說。

  從入冬以來的新一波黃瓜大棚種植季開始,三元朱村實行農藥殘留不達標一票否決制。“我們村使用的是出口日本的綠色蔬菜農殘指標,每年最多只有5%不合格。”村主任王保泉說,這一標準遠高于國內檢測標準。如若發現不合格的蔬菜樣本,該戶種植的蔬菜將全部銷毀,將在兩年內禁止生產蔬菜。

  走進村兩委院中,負責村里蔬菜代銷的王全洲開著農用小卡奔向村委蔬菜質量速測室,車上拉著的新鮮黃瓜即將接受收購時第一道檢查。“北京、東北的蔬菜客戶直接來村里收購點進行收購,不過前提是經過速測抽檢。”王全洲說。

  三元朱村的農殘速測設備是今年村委花費200萬元剛剛更新的,主要監測的是有機磷和酯類農藥殘留。剛剛從濰坊市農業局接受農殘檢測師培訓的農民正在這里任職速測員。入冬以來,三元朱村的農殘抑制率都小于50%的國家標準。

  而在黃瓜收購以前,生產過程中的輪流排查檢測更是當地首創。“從11月黃瓜結果開始,我們會每天抽取10戶到20戶的蔬菜樣本進行農殘排查檢測,這樣,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完成對全村140戶、220個大棚的生產期檢測。”王學軍介紹。

  最終,經過重重檢測的黃瓜將獲得屬于自己的二維碼生產信息,這種質量追溯二維碼在蔬菜大棚和包裝箱內均可發現,跟隨蔬菜進入消費者手中。完善的產品追溯體系更好地保證了蔬菜質量,也可以讓三元朱村的蔬菜賣得好價錢。

  蔬菜保安全的背后是農業生產的深刻組織結構變革。在這里,村兩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并以小組帶領農戶的方式,統籌127戶農民的850畝土地,顯示出規模化生產優勢,探索出一種緊密的組織框架。這種借鑒日本和韓國農協的改革幫助一個松散的小村變成一個生產高標準、嚴要求的供給單位。

  “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的農業生產主體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倡的。”王樂義說。

  “從蔬菜良種、農藥、化肥、農家肥、農用機械購買,到農殘檢測、蔬菜銷售,我們嚴格執行合作社的標準。”蔬菜種植大戶王永亮是合作社的一個組長,他要對組內10戶人家的大棚質量全權負責。

  定位安全高端蔬菜的三元朱村之所以下得了決心舍量保質,是優菜優價的市場支撐。“俺這里的農民種菜,不問多少斤,只問多少錢。”王學軍告訴記者,2000斤黃瓜不一定能有200斤黃瓜掙錢。“我們都不想砸了‘樂義’蔬菜的牌子,這是我們村里大家伙掙錢的保證。”王永亮表示。

  青島農業大學副教授杜志勇常年與三元朱村進行科研技術合作,他分析道,“這里正在進行這場實驗是給農民定下生產全過程的標準,劃出一條底線,但這種嚴格高端的供給標準化模式在全國尚屬個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