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慈利縣委、縣政府以落實全市“菜籃子”工作區縣長負責制為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安全為核心,以社會化服務為手段,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著力推進全縣“菜籃子”產業基地、質量安全、配套服務和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全縣“菜籃子”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第一、注重謀劃、強化協作,形成發展合力。
一是重點研究部署“菜籃子”工作。2015年10月13日由縣委副書記、縣長高靖生主持召開了縣人民政府第48次常務會議,重點研究部署“菜籃子”工作及相關產業建設。
二是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形成。在“十二五”蔬菜產業建設完美收官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慈利縣十三五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菜籃子”產業列入了《慈利縣201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全縣“菜籃子”工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扶持措施有增不減。繼續實施《慈利縣扶持“菜籃子”產業發展保障市場供應的實施意見》,2015年,已發放“菜籃子”產業獎補資金200萬元,對全縣做出突出貢獻的“菜籃子”生產企業、蔬菜種植及大鯢養殖大戶予以一定的資金獎勵。
四是“菜籃子”工作組織協調到位。針對“菜籃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狠抓了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征收等工作。縣“菜籃子”工作領導小組多次研究并落實了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工作。
五是督查與考核并重。縣委、縣政府制定了“菜籃子”工作考核辦法,加強了工作督查。去年9月17日,由縣政府督查室牽頭,縣畜牧水產局、縣蔬菜辦參加,對零溪鎮、巖泊渡鎮、朝陽鄉等12個鄉鎮就《慈利縣2015年“菜籃子”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了抽查考核。零溪鎮等12個鄉鎮商品蔬菜基地面積達3.3萬畝,生豬發展22.3萬頭,大鯢發展到19.9萬尾。全縣各鄉鎮都扎實有效地開展了“菜籃子”產業建設的各項工作,各項指標任務全部完成。
第二、健全機制、落實政策,激發發展活力。
一是“菜籃子”產業發展資金預算安排到位。2015年,縣財政預算安排了“菜籃子”專項資金200萬元,其中蔬菜產業建設100萬元,大鯢及標準化養殖100萬元(慈政辦通[2015]64號);
二是價格調節基金收支預算安排到位。年初研究制定了《2015年價格調節基金收支預算方案》,全年計劃征收價格調節基金180萬元,實際征收價格調節基金319萬元,從基金中安排到“菜籃子”基地建設的達210萬元,占全年征收基金投入的65%.其中蔬菜155萬元(占48%)、畜牧水產48萬元、產地批發市場(景龍橋、通津鋪)建設7萬元。
三是加強涉農整合資金力度。2015年整合其他部門資金5601萬元,其中:財政局800萬元,整合到巖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土資源局1962萬元,整合到老四區(通津鋪、東岳觀、杉木橋)萬畝蔬菜示范片;水利局1360萬元,整合到老三區(景龍橋、龍潭河)千畝加工外銷蔬菜片;農開辦748萬元,整合到陽和千畝觀光蔬菜片;水保局731萬元,整合到象市大鯢養殖區。
四是抓好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征收工作。今年撥付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11萬元。
五是制定了“菜籃子”產品動態儲備相關措施。蔬菜、豬肉動態儲備及市場監測等各項工作正常開展,撥付蔬菜、豬肉動態儲備資金6萬元。
六是保障了城市低收入居民“菜籃子”產品基本消費需求。建立了城市低收入居民“菜籃子”產品基本消費需求保障機制,出臺了《慈利縣城區低收入居民“菜籃子”產品基本消費需求救濟辦法》,并適時啟動價格臨時補貼。
第三、打造品牌、對接市場,彰顯發展實力。
一是組織實施了“菜籃子”工程發展規劃。2015年,全縣城鎮蔬菜規劃新擴面積1025.67畝,重點加強了對2013年新擴的鑼鼓基地、巖溪基地、雙溪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創建了廣福橋鎮老棚蔬菜基地、東岳觀鎮風自洞蔬菜基地、朝陽鄉沙泊街蔬菜基地、金坪鄉細毛蔬菜基地、高峰鄉老山翁蔬菜基地5個標準化示范園;培育以蔬菜種植為主的家庭農場16個;依托禾田居公司完成了蔬菜綠色產品認證4個(萵筍、豆角、辣椒、茄子);依托生安賽特公司建立產地蔬菜配送中心1個(雙溪基地蔬菜配送中心);創建了生態蔬菜模式示范點2個(巖泊渡鎮雙溪村生態蔬菜模式示范點、杉木橋鎮月亮村生態蔬菜模式示范點);建立育苗中心2個(永安蔬菜育苗中心,育苗大棚面積2200㎡、楊家坪蔬菜育苗中心,育苗大棚面積2100㎡);建立重點鄉鎮和重點企業檢測室8個;推廣太陽能殺蟲燈125盞。
二是推進了農業產業提質升級“523”行動計劃。今年商品蔬菜發展到6.62萬畝(新擴基地1.22萬畝),商品蔬菜產量達21.1萬噸,實現產值6.23億元。全縣商品蔬菜總投資達8750萬元,其中本級財政投入500萬元;大鯢發展到19.9萬尾,存池13.3萬尾,銷售加工商品大鯢2.7萬尾。發展大鯢馴養場53家,其中專業合作社3家,獲得經營利用證的12家。全縣已建成大鯢馴養池19000㎡,仿生態池5000㎡,大鯢產業總投資達1.3億元。
三是建立健全了“菜籃子”產品檢測機構,開展了“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①開展了蔬菜基地檢測體系建設,完善基地準出檢測。今年完成了東岳觀鎮、通津鋪鎮、龍潭河鎮、零溪鎮、江埡鎮、溪口鎮6個重點鄉鎮農產品檢測儀器的采購和安裝調試,對恒鑫蔬菜、生安賽特2個重點企業檢測室設備進行了調試和升級,督導并開展自檢自查工作。全縣重點鄉鎮及重點企業都能正常開展基地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2015年,省、市、縣三級共檢測慈利縣蔬菜樣品10597批次,合格10589批次,農殘留合格率為99.9%。其中本縣檢測情況:抽樣10447批次,合格10439批次,合格率99.9%;市場準入檢測8318批次,合格8310批次,合格率99.9%;基地準出檢測2129批次,合格2129批次,合格率100%.市級檢測情況:全年市農業局例行監測抽檢蔬菜4次共120批次,合格120批次,合格率100%。省級檢測情況:全年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抽檢蔬菜2次共30批次,合格30批次,合格率100%。②制定了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方案,完成了年度檢測任務。畜禽產品共抽檢樣品10個,合格率100%;水產品抽檢9個,合格率100%;2015年,省、市、縣三級對慈利縣養殖大戶生產的生豬、牛、羊進行了“瘦肉精”排查和檢測,共排查養殖大戶133戶,現場抽取尿液399份,合格399份,合格率100%,“瘦肉精”檢出率為“零”。全縣全年沒有發生“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四是重要蔬菜產品自給率達到88%。慈利縣現有城鎮人口達28萬人,現有城鎮蔬菜基地建設面積達到8702畝。按照供求關系,每人每年需蔬菜182公斤,全年全縣城鎮人口蔬菜需求量5.11萬噸。2015年,慈利縣城鎮蔬菜基地播種面積仍保持在3.04萬畝以上,復種指數達3.5;重要蔬菜品種播種面積1.8萬畝,占播種總面積60%;重要蔬菜品種年產量達到4.5萬噸,畝平均產量達到2.5噸,重要蔬菜產品自給率達88%。
五是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建設與管理相關工作逐步推進。大世界標準化蔬菜批發及零售示范市場正常運轉,縣城內大型綜合農產品及零售市場(生活家市場)前期規劃及其他工作全部完成,該項目已開工建設;“菜籃子”產品產銷網絡信息平臺發揮作用較好,“菜籃子”生產基地與超市、學校有效對接,如零溪鎮巖溪基地與該鎮鎮中、鎮完小有序對接,保證了學校學生食菜安全,全縣蔬菜基地、蔬菜生產大戶與學校、超市、市場對接的達30多家。2015年,慈利縣開展了“菜籃子”市場專項整治行動12次。清理檢查了市場經營主體資格,整治和規范了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通過整治共查處無照經營11戶,并對無照經營的依法予以了取締,責令整改70戶。嚴厲打擊了缺斤少兩、以次充好、囤積居奇、壟斷市場等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六是市場“菜籃子”產品價格監測工作正常開展。全縣對蔬菜批發市場、超市蔬菜零售的8個主要蔬菜品種價格進行了監測,2015年平均價格與2014年相比總的歸納為“五升”、“一平”、“二降”(五升:大白菜、黃瓜、茄子、青椒、白蘿卜平均銷售價格較去年分別上漲了20.91%、12.8%、25.96%、19.63%、9.32%.一平:豆腐平均銷售價為2.5元/斤,與2014年持平。二降:西紅柿銷售全年平均價為3.5元/斤,2014年全年平均銷售價為3.55元/斤,降幅為1.41%;南瓜全年銷售平均價為1.61元/斤,2014年全年銷售平均價為1.73元/斤,降幅為6.94%),蔬菜價格較去年同期相比價格偏高。對豬肉、水產品、禽蛋類價格監測情況:2015年所監測的后腿肉、五花肉、鯉魚、草魚、雞場雞、雞場蛋平均價格分別為:12.48元/斤、9.73元/斤、7.5元/斤、7.95元/斤、10.0元/斤、6.5元/斤,較2014年平均價格相比,草魚、雞場雞、雞場蛋價格分別下降了12.11%、2.44%、4.83%,后腿肉、五花肉價格分別上漲了:13.97%、17.23%,鯉魚價格與2014年持平。從2015年市場價格檢查、監測情況來看:全縣各市場、超市“菜籃子”產品價格無異常波動、無大起大落現象,“菜籃子”產品價格基本穩定,供給安全。
七是加強了豬肉、水產品、禽蛋等“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建設。①總體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質量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完成生豬發展92.5萬頭、出欄55萬頭;牛發展10.5萬頭、出欄2.4萬頭;山羊發展18.7萬只、出欄11.8萬只;家禽發展433萬羽、出籠250萬羽;禽蛋產量9900噸;肉類總產量4.977萬噸;水產品產量6300噸;大鯢發展19.9萬尾,銷售6.7萬尾。②加大畜禽水產品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力度。成立了領導小組,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制定了豬、牛、羊、禽、水產示范場的創建標準;2015年,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已創建市級標準化示范場7家。③完成了規模養殖戶備案登記工作。2015年慈利縣已注冊登記畜牧水產類家庭農場23個,養殖專業合作社106個。對全縣規模養殖大戶60戶進行了備案登記,2015年新增8戶。④強制免疫項目血清抗體監測達到省定標準。始終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及24小時值班制度,做到了疫情監測有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及時將信息上報國家農業部。開展了新發病的流行病調查,省畜牧局在慈利縣布點6個,對小反芻獸疫疫病的流行病學專項抽樣檢測,為農業部抽取山羊血清420份、省級60份。全縣豬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牛口蹄疫、羊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均達到100%,春秋兩季抗體檢測均達標,全縣全年無區域重大動物疫病流行。⑤加強了畜禽水產品抽樣檢測,全面完成了省、市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指標任務。省級畜禽產品監測任務10個、水產品監測任務9個,“瘦肉精”監測任務133戶,抽檢尿樣399份;市級水產品監測任務56個,所有監測指標任務全部完成,合格率為100%,全年沒有出現一起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