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川仁和:農民全程參與高效節水灌溉讓旱區“解渴”

   日期:2016-01-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8    評論:0    

  12月22日,仁和區布德鎮新橋社區的芒果林里,一條條水管沿著果樹蜿蜒著伸展開來,每棵樹根部都有一個“黑色小嘴”定點滴水,始終保持樹根“不渴”。

  而村民徐永華則忙著給果樹澆水,看著“喝飽”的芒果樹,徐永華心里盤算著明年又有個好收成。

  今年3月,高效節水灌溉的管道通向徐永華的芒果林里,由于有了水,今年他的500株芒果樹收獲3萬斤,賣了11萬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徐永華長嘆一聲。一切的改變源于去年仁和區作為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試“水”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項目分布在布德、太平、福田、同德4個鄉鎮的14個村,以晚熟芒果、早春蔬菜等特色經濟作物為主。

  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4萬畝

  近年來,受極端災害天氣的影響,仁和區連續多年降雨量偏少,干旱災害嚴重,尤其是二半山區的芒果樹由于“口渴”,毫無收成。

  徐永華深受其害。以前基本靠天吃飯,灌溉芒果樹要從十公里外的山腳下用摩托車將水拉上來,既費時又費力,還不解“渴”,果樹死的死、干的干,收成極差。“去年掛果才1萬斤,賣了5萬元,而今年有了水,收入翻番。”徐永華異常高興。

  高效節水灌溉還實現了節水、節肥、增產、省工等優勢疊加。在布德鎮布德村,當地通過推行高效設施節水,管灌畝均節水100立方米,滴灌則可畝均節水150立方米。節水的同時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并且省力省時,每畝地節省了2個勞動力,以前要用7天才能灌“飽”,現在只需3天。

  成效初顯。截至目前,仁和區共投入2.6億元,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40萬立方米,新增節水能力100萬立方米,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4萬畝,新增糧食、果蔬綜合生產能力780萬公斤,受益人口2.43萬人。

  用水者協會參與項目建設與管護

  借助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仁和優勢特色產業迅速發展。目前,仁和形成了芒果、蔬菜等致富產業,當地農業生產不斷向產業集約化、產品優質化轉型,農民致富的路子越來越多。

  但要通水,該如何建設呢?通水后,又該如何管護呢?

  仁和區給出的答案是:在涉及的14個項目村中,村民自主組建14個農民用水者協會,由村民全程參與建設與管護。“別小看這個農民用水者協會,在項目實施以及后期管護中可發揮著巨大作用。”布德鎮黨委書記陳元才告訴記者,協會成立項目管理小組、質量監督小組和理財小組,全過程參與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質量監督及工程驗收。

  按照“民辦公助”政策,農民用水者協會按照“一事一議”,對管溝開挖、材料二次搬運等技術要求較低的工程,組織農戶投工投勞建設;對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管材及設備安裝等技術要求高的工程委托區采購中心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具有相關資質的施工單位建設。工程水費征收價格,則通過各用水者協會會員“一事一議”民主確定,按照程序經區水務局審定,報物價部門批準后執行,農民用水者協會會員按受益面積分配水方,按用水多少支付水費。

  建設過程中,項目管理小組負責群眾發動、“一事一議”、招標投標及管護責任落實;質量監督小組負責材料進場檢驗、隱蔽工程驗收、現場旁站監督;理財小組負責資金報賬、管理和撥付;監理單位與實施主體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實現“三控制一管理”。

  工程完工后,項目管理小組、質量監督小組和理財小組負責人和群眾代表等均參加完工驗收,經驗收合格的工程才能撥付資金。

  這14個農民用水者協會作為14個項目村高效節水項目的管護責任主體,還建立了《工程管理制度》、《工程管護規程》、《工程管護經費使用辦法》等管理制度。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