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中國農墾 從南泥灣走來

   日期:2015-12-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3    評論:0    
 
  不可替代的“國家隊”
 
  ——總量不大作用大、份額不大貢獻大、塊頭不大地位高,在保供給、穩市場及維穩戍邊上始終以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為己任
 
  “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國為此制定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國有農業經濟發揮著關鍵作用。農墾作為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集中代表,地位不可或缺。總量不大作用大、份額不大貢獻大、塊頭不大地位高,戰略性、先導性、公共性,是農墾的鮮明特征。作為老一輩革命家締造的屯墾戍邊、保障供給的特殊組織,農墾的職能定位始終以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為己任。
 
  朝鮮戰爭爆發后,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橡膠成為最重要的禁運物資。1951年,黨中央做出決定:“一定要建立我們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
 
  種橡膠首先要有種子,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為了在膠果成熟時采到寶貴的種子,官兵們把戰場上對付敵人的勁頭都使出來了,夜里提著小馬燈尋膠籽的營長被毒蛇咬傷,昏迷倒地;發著高燒的戰士符亞福,體力不支昏倒在膠樹下……1952年9月的一天,暴雨如注,河水猛漲,陳金照為了把膠籽及時送到河對岸的中轉站,不顧湍急的水流,奮力游向對岸,就在離岸邊不到10米的距離時,一個巨浪打來,陳金照瞬間被洪水吞噬……
 
  當時,國際植物學權威觀點認為,最北端超出北緯17°,橡膠就不能生長,我國被排除在天然橡膠種植區外。然而,農墾人用生命和智慧再次創造了奇跡。我國天然橡膠史上第一個膠園 ——瓊安膠園大面積種植橡膠成功,這是中國橡膠史上的創舉,更改寫了世界橡膠種植區域的范圍。如今,橡膠樹已在我國北緯18°至24°地區大面積種植,農墾人還把橡膠廠開到了世界第一橡膠生產大國泰國,走上了國際合作的發展之路。
 
  “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對于這一職責,農墾人不辱使命,不負重托。2003年“非典”肆虐,北京成為重災區,市民人心惶惶,甚至出現搶購風潮。晚上10點,接到任務的黑龍江農墾連夜生產大米,從第二天起,連續7天發往北京共15趟糧食專列,迅速穩定了北京糧食市場。
 
  2008年春節前夕,冰雪災害來襲,市場上蔬菜供應緊張,價格暴漲。寧夏農墾毅然放棄一時之利,按照平時價格緊急供應銀川市場,每天向銀川市場供應糧食、蔬菜、奶、肉等數百噸,使銀川市場春節期間鮮活農產品市場價格得到穩定,供應得以保障。
 
  如果將農墾放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糧食總產排第四,棉花總產排第二,肉類和水產品總產分別居第十五和第十三位,農墾這塊“壓艙石”保供應穩市場的能力舉足輕重。
 
  農墾不可替代的作用遠不止于此。它是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在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農業機械化水平、產業化經營能力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承擔著現代農業先行先試的責任和義務,其輻射引領周邊地區農業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它在農業對外合作和開發領域始終走在全國前列,“走出去”的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更加廣泛、合作層次不斷升級;它是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共擁有邊境農場276個、占全國農場總數的15.5%,所處邊境線長5794公里、占全國陸地邊境線長度的 1/4,邊境農場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處在抵御外來勢力滲透和反分裂斗爭的最前沿,在維護邊境安全、促進民族地區發展上具有獨特優勢,是國家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不可比擬的經營優勢
 
  ——實行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統”“分”結合,避免了“統和分”兩個主體間的缺位或越位
 
  金秋時節,來到祖國的東北大糧倉,豐收的稻田匯成一片金色海洋,一臺臺大型收割機在田間穿行,一會兒功夫就把數百畝稻子收完,“吃”進去的是稻秧,“吐”出來的是稻粒。
 
  “農場職工種地可輕松了,全程機械化,機械是最先進的,場里統一購買,到了打藥防蟲的關鍵時節,場里會組織統防統治、航化作業,我只到地頭看著就行了。”友誼農場的職工張國軍說。雖說輕松,但張國軍也不敢懈怠,畢竟收成好了壞了、效益高了低了,都是自己的。
 
  有 “統”有“分”,組織化程度高,這是農墾不可比擬的優勢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農墾開始實行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把地承包給職工經營,農場則集中力量做單個職工無力辦成的事。這一變革既充分調動了職工積極性,打破了大鍋飯的弊病,又保留了農場“統”的組織優勢,避免了“統和分”兩個主體間的缺位或越位。
 
  機制暢通了,效率提高了。大規模、大機械、大科技、全產業、對外合作全面開花,無不彰顯著農墾引領現代農業的排頭兵作用。
 
  大規模——農墾耕地面積9364萬畝,約占全國的4.6%,雖然絕對比重不大,但相對集中連片、人均面積大,家庭農場平均經營面積6公頃左右,有的家庭農場高達100公頃,遠高于全國戶均規模,具備發展現代農業的規模優勢。農業規模化水平不斷提高,也為農墾機械化提供了條件。2014年,農墾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7.4%,超過全國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近26個百分點。
 
  全產業——農墾不斷延長加粗農業產業鏈條,優質稻麥、棉花、非轉基因大豆、乳業、種業、糖業等一批有影響、有競爭力的產業已在全國確立了優勢地位。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為主,煤炭、石油化工、機電、紡織服裝、橡膠及塑料加工等多業并舉的工業體系。
 
  大科技——農業科研基礎雄厚,全國農墾系統有科研單位368個,從事農業科研人員共39755人。科研成果豐厚,如中國荷斯坦奶牛MOET育種體系的建立與實施,能夠快速經濟地培育良種公牛和高產母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航空作業技術和農業航空技術規程,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農墾系統已形成以農場農業技術人員為主體,集生產管理、技術推廣服務和部分行業管理職能為一體,具有農墾特色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對外合作——農墾系統的農業生產經營在海外分布廣,目前已在4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13個境外企業和發展項目。境外農
 
  產品生產年實現境外產值近240億元、利潤17億元。“走出去”的領域從最初的糧食、天然橡膠擴展到糖業、乳業、食用油等作物,從單純生產環節延伸到加工、倉儲、物流等。農墾大型企業集團資本運作能力不斷提升,上海農墾光明集團收購世界第二大谷物食品生產企業英國維他麥公司60%股權,是我國食品業至今完成的最大一宗海外并購項目。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