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旱田遭受十分嚴重的旱災,為全年農機化生產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全市各級農機主管部門不等不靠,克服困難,積極開展抗災自救。全年共完成機整地668萬畝,機耕水平達到96%,機播種603萬畝,機播水平達到87%,機收獲362萬畝,機收水平達到52%。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抓好機具檢修工作。農機技術推廣站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新購機具較多的鄉鎮,對機具調整、使用、維護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機具以良好的運行狀態投入農業生產。全年檢修拖拉機4.2萬臺次,檢修農具7.1萬臺次,水稻插秧機0.3萬臺次,聯合收割機0.2萬臺次。二是開展作業前的技術培訓,確保機手以較高的技能,保障農機作業的優質高效。春、秋農機作業前組織農機技術推廣站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對作業技術要求高的水田作業區鄉鎮為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推動了全市農機作業的順利開展。三是在備耕時節我們深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進行作業模式引導,指導他們與農民簽訂代耕作業合同,還積極創新開展簽訂水稻生產從育秧到收獲的全程作業合同。四是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完成本地作業任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跨區作業,增加農機戶經營收入。五是做好信息服務。做好春耕、秋收機械化生產的組織、督導和服務,及時發布農機作業需求信息,為廣大農機手和服務組織提供信息服務。不斷擴大農機作業范圍,提高作業效益,推動機械化生產有序、優質、高效進行。
二、以玉米機收作為全年工作重點。玉米是我市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490萬畝,占總播種面積7成,而玉米機收一直是制約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瓶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通過抓示范戶典型帶動,利用專業合作社引導,同時將補貼資金向玉米收獲機械傾斜,充分滿足不同層次人群購買玉米收獲機械的需求。全市共投入玉米收獲機1754臺,其中新購置683臺。完成機收玉米246萬畝,機收水平達到50%。
三、做好農機安全生產督查工作。秋季農機生產期間,組織農機監理人員到田間地頭、農機作業現場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發放農機安全知識宣傳單及農機安全手冊,服務機手,時刻營造農機安全生產氛圍,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全年新辦理拖拉機牌照1209臺,聯合收割機牌照488臺,新增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1200人,共檢驗拖拉機16000臺,全市農機事故率、死亡率、重傷率均為零,在省、市安監部門的指標控制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