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上午,在西充縣中嶺鄉金鏵寺村,辣椒種植大戶斯猛正在組織村民剪干辣椒,準備辣椒種子。他指著一間小型工廠說,今年所有的產品已經全部賣出去了,眼下還有不少客戶要貨,可惜沒有了。
斯猛是一名下崗工人,種植了3年時間的辣椒。今年,他采取原生態的方式種植,辣椒生長過程中,全部使用無毒無害的農藥,并采取純手工的方式生產,不加入任何味精、添加劑,用“原生態” 方式生產出來的辣椒產品,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原生態小作坊生產減輕投資壓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村民用剪刀將一袋袋“二荊條”干辣椒剪開,再取出里面的辣椒籽。“明年將大規模種植辣椒,規模擴大,需要大量的辣椒種子。”斯猛說。
斯猛以前在供銷系統工作,從事農作物種植技術輔導。下崗后,他從2013年起開始在西充縣中嶺、義興等地種植辣椒。記者在斯猛建立起來的加工車間和庫房里看到,所有辣椒產品已經銷售一空。加工車間和庫房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伏辣炸炸的倒伏壇。“小作坊生產投入不大,很適合初期創業。”斯猛說,他的加工車間和庫房,以及種植基地總投入70余萬元,投資風險小。斯猛的計劃是,采取“滾雪球”的方式,一步一步將企業做大。
斯猛的創業方式,還吸引了遂寧、廣元等地不少創業者前來學習。
“二荊條”辣椒是西充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斯猛種植“二荊條”辣椒的前兩年,一直沒有賣出好價錢。在關鍵時候,他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后來,在西充縣農牧業局專家的建議下,他決定采用古老的“倒伏壇”來生產辣炸炸,全部采取原生態的方式生產,即純手工生產,生產過程中不加入任何味精和添加劑,讓辣炸炸保持原生態味道。在辣椒的種植過程中,也全部采用無毒無害的農藥。果然,產品一面市就受到了客戶的歡迎。
所謂辣炸炸,就是將售價不到2元/公斤的“二荊條”秋椒,剁碎后裝入倒伏壇,腌制一兩個月后銷售。今年,斯猛一共銷售了1.5萬公斤辣炸炸,產品銷往四川和重慶,還遠銷到武漢,每公斤售價達到36元。同時,斯猛還銷售了2.6萬公斤剁椒,銷售剁椒時,他也采取純手工的方式加工,組織工人用菜刀手工剁,而不用機器剁。斯猛解釋說,用機器剁出來的辣椒,很細沒有嚼頭,手工剁出來的剁椒,呈顆粒狀,有嚼頭,當然受到顧客的歡迎,售價也遠遠超過同類產品。
“今年純收入有六七十萬元。”談起明年的打算,斯猛說,2016年計劃生產辣炸炸2萬公斤、剁椒3萬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