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條件比以前強多了,地里有井、有管道,全都能澆上水,農田路成了我們村的‘高速路’,收菜后直接拉到蔬菜交易市場賣,收入比以前多多了,這得感謝農業開發好項目!”初冬時節,豐寧滿族自治縣鳳山鎮劉營村農民張建軍說起豐寧高標準農田建設給百姓帶來的好處樂得合不上嘴。
豐寧滿族自治縣堅持“規模開發、效益開發”原則,連續4年實施了農田節水灌溉項目,項目建設突出高標準、高質量,既改善了農業基礎條件、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同時增加了項目區農民收入!
農業結構調整加快。項目實施前,絕大部分農民以種植大田玉米為主,項目實施后,農民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2014年項目區蔬菜、香蔥、食用菌、花卉、制種面積達到2萬畝。以鳳山鎮劉營村為例,全村有2500畝土地,蔬菜面積發展到1800畝,80%以上的農戶都種植蔬菜,農戶種植的有機蔬菜,成為京津市場的搶手貨。
項目區農民收入增加。項目實施以來,農民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大幅增加了收入。據調查,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每年使項目區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人均增收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