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放牛的,放羊的,沒聽過放豬的,豬天天在山上跑,算什么,算野豬嗎?”淶源縣仝川村張雷面對這樣的質疑聲,還是將這件讓村民感到新奇和驚訝的事情干成了,并且實現了致富。
從異國萌生想法 生產純天然無公害黑豬肉
2011年張雷和家人選定了自然條件優越、有山有水的“野豬溝”作為養殖基地,開始著手建設自己野豬溝豐產飼養場,當年就購買了四頭本地黑豬進行試養。
說起搞養殖還是張雷的女兒張靈芝最先提出來的。2011年,日本留學的張靈芝,看到神戶牛肉和黑豬都空運到中國來消售,而且賣價不菲,這讓張靈芝萌生搞養殖的想法,并且多次去日本幾家大的養殖場考察學習。回國后,她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贊同。
目前大多數養殖方式都是圈養,而張家的養殖場豬舍大門卻是敞開的,黑豬的進出完全是自由的,張雷及其家人只需每天早晚兩次定時補充精飼料即可,其他時間都黑豬都散養在大山里,自由采食。
由于養殖場地處大山深處,山上野果、野菜以及各種中藥材是黑豬最喜歡的食物,長時間自由采食,加之運動使得黑豬品質與圈養的豬相比肉質更加緊實可口,而且無疾病,成為真正的純天然無公害肉質產品。
遭遇水災 事業重新起步實現致富
在張家養殖事業剛起步的時候,2012年夏天一場特大洪水將已經剛剛建成的豬舍沖毀,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20多萬元。面對滿目瘡痍的養殖場,張雷及其家人并沒有被擊垮,他們重新整修了道路,推倒了被沖毀的豬舍,在2013年初建成一個占地2000多畝的養殖場并投入了使用,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張雷一家人開始了深山放豬的日子。
當初全家上山搞養殖,最擔心的就是“放豬歸山”以后,黑豬不回來,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養,發現這些黑豬白天跑得再遠,晚上也會趕回豬舍。而且有趣的是,有多只母豬還與山里的野豬雜交,產下了幾窩雜交豬,這讓張雷既興奮又意外。
目前,黑豬的豬肉銷售價格為每斤38元,而普通豬肉的價格則為每斤12元。今年,張雷的豐產養殖場總投資達到了560多萬元,存欄達到了400頭,預計年底可存欄一千頭左右,實現銷售額200多萬。生豬主要銷往北京、天津、保定等各大中城市,貨源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