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的甜瓜是伽師瓜的新品種,又脆又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買家一次性買走我7萬元的甜瓜,今年我還種了西瓜、玉米、酸棗,都長得好,預計今年能收8萬塊錢。”近日,新疆且末縣奧依亞依拉克鎮布古納村克牧民克熱木·白克日開心地對筆者說。
克熱木·白克日是該鎮布古納村的牧民,家庭收入僅僅依靠20只羊,日子過得很緊巴。2013年,他積極響應鎮政府“人畜下山來、綠色留高原”的號召,從山上搬遷至蘇塘安居富民小區。過慣了放牧生活的克熱木·白克日,面對新的生活有些手足無措,最讓他擔心的還是收入問題。包村干部古麗汗·熱合曼在走訪時看他整天眉頭緊鎖,經過了解并認真思索,最終鼓勵他承包土地種植甜瓜。
有了當地鎮政府的支持,克熱木·白克日打消了顧慮,立即承包了60畝地,與鎮政府簽訂了十五年的承包合同,第一年種了30畝的甜瓜,在鎮農技站工作人員悉心指導下,當年就賺了6萬塊錢。嘗到甜頭的克熱木·白克日,今年擴大了種植規模,種了40畝的甜瓜,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據悉,該縣奧依亞依拉克鎮蘇塘規劃區有萬畝耕地,都屬于沙壤土,比較適合種植甜瓜??藷崮?middot;白克日的瓜地是就是其中的一塊,位于該鎮西南10公里處沙漠腹地,2011年完成土地平整,共有4個供水系統,鋪設田間節水滴灌管道91.5公里,種植防風林千余畝。為了進一步做好牧民搬遷工作,該鎮將其中的5000畝耕地承包給山東三川集團有限公司種植紅棗等經濟林果,其余的5000多畝土地按照人均3畝土地分給搬遷牧民種植。經過全鎮干部群眾三年的時間改造,現在已基本形成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渠相通的格局。
據了解,該鎮位于且末縣城西南部,距離縣城150公里,是個傳統的牧業鎮。由于地處偏遠、自然環境惡劣等客觀因素和歷史原因,大部分牧民生活十分貧困,2013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近年來,該鎮干部群眾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努力打破發展瓶頸,積極探索出多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在談到促進搬遷牧民增收致富問題時,該鎮黨委書記雷軍林介紹說:“我們鎮黨委確定鼓勵牧民嘗試種植雪菊、大蕓、甜瓜等特色經濟農作物。對克熱木·白克日這些有想法的牧民,我們通過政策上支持、技術上指導,讓他們先富起來,為其他牧民做出榜樣,從而帶動更多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