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
今年年初,綿陽游仙區環保局承諾將4個場鎮污水處理廠(站)建設納入民生項目。游仙區自我加碼,年中又增加了一個污水處理站建設項目。加上綿陽市在游仙區實施的一個項目,今年游仙區將建6個污水處理廠(站)。目前,已有3個污水處理廠(站)竣工,其它項目處于收尾階段,年底前將全部建成。
現場
11月20日上午,在游仙區魏城場鎮邊上的污水處理廠里,廠長唐時全正在查看出水口的水質數據變化,“這兒的水質實時在線監測,數據上傳環保部門,如果超標了會自動報警。”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魏城場鎮人口十余年間從幾千人增加到2萬余人,場鎮邊的魏柳河水質急劇惡化。“現在的城鎮生活污水主要是氮和磷超標,這對水生生物和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唐時全說,“要有效處理大量的城鎮生活污水,必須修建污水處理廠。”今年6月,占地約14畝、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污水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
記者在污水進口處看到,粗隔柵和細隔柵正在將污水中的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打撈上來,過濾后的污水被抽進沉砂池。“沉砂池將砂和污水分離出來,再用生物脫氮除磷工藝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和磷,還要對污水進行曝氣,最后再用紫外線消殺大腸桿菌,這樣處理過的污水就能達標排放了。”
在建設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時,綿陽各鄉鎮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像魏城這樣的大鎮修建污水處理廠,一些中小場鎮則建設污水處理站。僅在游仙區,今年就有6個鄉鎮污水處理站將建成投入使用。
游仙區太平鎮位于該區“母親河”芙蓉溪的上游,有場鎮人口2000余人。“以前沒有污水處理站,場鎮生活污水直排,下游群眾意見很大。”游仙區太平鎮黨委書記劉明宇無奈地說。通過多方籌資,今年9月,太平鎮污水處理站投入使用,場鎮居民和學校的生活污水納入管網,場鎮邊的南山村生活污水也即將接入管網。
在處理站里,兩個綠色的罐體內轟鳴作響。技術人員張銘告訴記者,罐體就是一個膜技術污水處理器,里面培養有大量馴化細菌,這些微生物能夠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類污染物。張銘帶著記者來到排水出口,污水已由入站時的渾濁不清變得清澈見底。正在處理站旁田里勞作的一位老農告訴記者,“處理后的水很干凈,我們可以引來灌溉莊稼。”
聲音
魏城鎮青林村村民董自金:
在我小時候,魏柳河很清,我常下河游泳和捉魚蝦,這里留下了太多小時候的記憶。后來魏城場鎮人口越來越多,周邊養殖業也發展很快,魏柳河開始變得又黑又臭,河里的魚蝦變少了,靠近河邊的水井也不敢用。
這兩年,政府對周邊養殖業的整治力度很大,我們明顯感到排向魏柳河的污水在減少。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場鎮的生活污水不再直排,魏柳河的水質比以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