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園區負責人介紹,生態園采用原土生物改良、淡水淋鹽、大棚采光保溫等技術,開辟綠色蔬菜生長基地,種植綠色有機食品,作物生長過程中盡量減少人為干預,不使用化學肥料,施以動物糞肥和植物腐質,最大限度維持作物原生態品質。由于生態園基礎為一直未開發的荒地,土壤沒有農藥及化學肥料殘留,微量元素豐富,生長的蔬菜營養均衡口感好。前期為試驗階段,已攻克有關技術問題,將實施規模化種植,開辟生態采摘,綠色灶臺體驗等休閑觀光項目,并注冊“北海農夫小鎮”有機蔬菜商標,推出特色有機蔬菜品牌。
北海經濟開發區農夫小鎮生態園是濱港現代休閑觀光農業產業的前期試驗項目,以冬暖式大棚、露天蔬菜采摘為依托,以農業物聯網應用為技術支撐,打造集農事體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新品種引進于一體的種植示范園,形成以自然原生態種植為特色的休閑采摘觀光景觀綜合體。
農夫小鎮生態園總投資2.5億元,占地1300畝,引進國外全時休閑度假的理念,園區設置科技推廣科普教育示范區、農業觀賞休閑區、娛樂體驗區等三大區,打造休閑與觀光相協調、鄉村游與農事體驗相結合、文化與產業相促進的綜合型休閑農業示范園,建設兼有科普教育、休閑體驗、休憩、游樂功能的休閑觀光溫室會所。預計年產各類有機蔬菜4000噸,實現銷售收入2800萬元,年可接待游客6萬人,實現旅游收入720萬元。
中共中央關于“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濱港農業現代休閑觀光農業既是當代農業經濟轉型升級的地域性模板,也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僅帶動現代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也將對濱州現代農業向更高層次邁進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北海經濟開發區立足于經濟發展新常態,打造科技之城、創業之城、未來之城和生態田園城市,將生態觀光休閑農業、漁業與臨港產業、循環經濟產業以及科技研發產業構成北海現代主導產業體系。除農夫小鎮特色休閑觀光農業外,還試驗和推廣北海稻、海水稻超級稻等多個生態稻品種;打造以北海現代漁業城為代表的高端、高質、高效現代設施化海洋養殖產業,推廣深海取水設施化無公害養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