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包頭“菜籃子”悄然生變

   日期:2015-11-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779    評論:0    

  11月8日,立冬。北梁原本早在10月份就開始熙熙攘攘的秋菜市場不見了。隨著北梁的拆遷,包頭最大的平房區消失了,包頭最集中、大量儲藏秋菜的人群也都搬進了樓房。

  秋菜市場不僅僅在北梁消失了,全市的秋菜買賣景象與早年相比也是相當清淡,秋菜市場的萎縮也并非今年突發,只是今年減少的特別突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近10年來,我市反季節蔬菜供應越來越充足,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尤其是近5年來,足以讓市民在冬、春季吃到新鮮的、甚至是無公害的本地蔬菜。

  生活方式改變了

  家住北梁的李阿姨老兩口還清楚地記得,在2012年那個10月,他們陸陸續續買回了400多斤白菜、150多斤土豆、150多斤胡蘿卜、70多斤黃瓜、70多斤芋頭、7斤多豆角,放的放,腌的腌。2013年的10月,隨著北梁的拆遷,李阿姨一家搬進了樓房,嶄新的家里放腌菜缸實在礙眼,就放棄了。更重要的是,這里沒了腌菜的溫度。一開始,李阿姨還在思念酸菜的味道,然而慢慢地住慣了樓房后,今年女婿說要去批發市場給老兩口買兩捆白菜,李阿姨趕快阻止:“樓底下甚也有,買多了壞的比吃的還多。”

  “冬天不缺菜,西紅柿、黃瓜什么新鮮蔬菜都有”,李阿姨的女兒33歲的小靜說,記得很小的時候,到了冬天哪怕有錢也買不到新鮮蔬菜,再后來能買到了,但也稀罕的很,價錢也很貴,“只有家里來稀客了,我媽才舍得買一個西紅柿、一根黃瓜,很摳門的,當時只給我切一小片吃。”

  80后的小伙伴們,可能都有小靜這樣關于冬季蔬菜的記憶。友誼菜市場蔬菜管理部經理李睿說,“這怕是20多年前的事了吧。”他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交通運輸條件越來越好,從山東、河北等地運來的反季節蔬菜逐漸能夠滿足市民冬、春季的需求。而且近4、5年,包頭本地生產的反季節蔬菜也越來越多,現在能占到友誼菜市場反季節蔬菜銷售的30%—40%。

  “冬春季和夏秋季蔬菜的價差小,供應也很充足,西紅柿、黃瓜、青尖椒、茄子、豆角、西葫蘆冬季都有,所以儲存秋菜的人越來越少。尤其今年特別明顯,最明顯的就是白菜和土豆。”李睿告訴記者,就友誼菜市場今年10月份一個月的蔬菜銷售情況來看,粗略估計,土豆和白菜的銷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30%,其他蔬菜如大蔥等也有減少。

  今年,李阿姨老兩口沒有儲存過冬蔬菜,只是習慣性地買了兩捆蔥、兩袋土豆,女兒小靜則什么都沒買。

  市場豐富了

  市民生活方式的變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上有了新鮮且價位合理的反季節蔬菜。

  2008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南菜北薯”戰略,九原區、東河區、土右旗建設了很多蔬菜大棚,本地反季節蔬菜的供應也逐年上升。以九原區為例,記者從九原區農牧業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包頭市反季節蔬菜的自給率達到了35%-36%,九原區的供應量占這個比例中的1/3,目前九原區的溫室大棚占地面積有55000多畝,比2008年增加了40000畝,2014年反季節蔬菜的生產量為42萬噸,今年預計能達到43萬噸,具備生產果、葉類菜的條件,菠菜、生菜、黃瓜、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豆角、茄子、西紅柿、白蘿卜、油菜、青尖椒、大蔥等等,都可以生產。

  除了本地的反季節蔬菜,更多的外地蔬菜源源不斷地運來,冬季不缺新鮮蔬菜,市民儲藏秋菜自然也就少了,生活方式的轉變也讓市場跟著轉變。內蒙古田豐農牧有限責任公司倉儲經理楊陽說,這種變化也實實在在地體現在了固陽的土豆上。楊陽告訴記者,北梁的拆遷讓他們有特別明顯的感受,“以往大量、集中儲存秋菜的主要是北梁、北沙梁的居民,近兩年來,北梁的拆遷讓我們土豆的銷售方式也跟著有所轉變。以前在秋季就能賣完,近兩年來,根據市民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們調整銷售結構,分批出售。今年我們企業打算拉長戰線,將土豆在10月、11月、12月和元旦、春節期間,分批投放到市場。總體的銷量沒變,只是銷售結構變了。”

  品質提升了

  市場銷售和市民生活方式的互動發展變化,也讓更多人的目光轉移到蔬菜的品質上。

  楊陽告訴記者,除了銷售結構的調整,土豆的深加工業也是他們正在做的。企業按國標安全線生產的土豆粉已經上市一年,受到了包頭乃至呼市市民的歡迎,銷售情況不錯。“我們企業還在做醬菜等很多土豆深加工項目,就是為了適應市民生活方式的轉變。”

  除此之外,市民對蔬菜品質的要求也在提高。市民吳先生說,他經常懷念小時候家附近的菜園子,“我和弟弟經常翻墻進去偷吃西紅柿,不用洗,摘了就吃,又沙又甜。”吳先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吃到那樣的不用洗就能直接入口的蔬菜。

  萬科二期蔬菜基地管理經理林建軍告訴記者,他負責的大棚里生產出的無公害蔬菜目前非常暢銷。據林建軍介紹,萬科蔬菜基地有240多個大棚,占地1000多畝,每年的產量在700萬斤左右,主要在每年的冬春季上市,大約能夠滿足二十分之一的市場需求。由于生產的是反季節的無公害蔬菜,所以價格會比普通的反季節蔬菜貴一些。“我負責的二期基地有100多個大棚,每個大棚每年能生產2、3萬斤蔬菜。現在市民對無公害蔬菜的認知度很高,所以還是很暢銷的。”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