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的長春雪后初晴,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曾經在吉林省工作過的農業部黨組書記、部長韓長賦站在吉林農民袁金家門口的苞米堆前問:“今年苞米價格降了點,有點影響?”袁金老實巴交地應了一聲,隨即說“影響不太大”。
當日,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來到長春市寬城區蘭家鎮合隆站村,把黨中央對農業的關注和發展的最新思路帶到廣大農民的田間地頭。宣講員韓長賦說,近幾年國家一直在提高玉米價格,今年價格下調則是考慮了供求關系、玉米加工企業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黨中央國務院重視糧食價格穩定,也關心大家的賣糧收入。鄉親們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11月的長春已有深深寒意。在村民武中平家,宣講員坐在暖呼呼的炕上跟老鄉嘮家常:家里種地收成怎樣,有沒有出去打工,土地是否流轉了等黨中央關心的話題;而很多村民都想知道,土地流轉之后,政府能不能給承包者一些扶持。
韓長賦跟老鄉們說,土地流轉是農村改革中一件重要的事,也是五中全會關心的事。“新型經營主體購買農機、建設倉儲、技能培訓都需要資金,政府會支持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引領作用。”
合隆站村合隆站屯居民李淑芹滿臉喜慶地跟宣講團成員分享了自己家今年的收入情況:種地和打工給一家四口帶來近4萬元的收入,日子越來越好。村民王世斌則說,好日子離不開農業直補,想知道直補會不會持續。“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專門寫道要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一定會持續,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聽了宣講員的話,村民們連稱吃了“定心丸”。
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調研時曾特別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五中全會高度重視三農,既要發展生產,又要保護環境,想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
從宣講員口中學習到了最權威的五中全會精神,合隆站村的村民們也有了增產增收的底氣。“以后多種地,政府肯定能支持我們。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一定能增產,能增收。”面對記者的鏡頭,63歲的村民劉集合聲如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