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糧收獲漸近尾聲,肥東已陸續開始整地造墑,進一步推廣機械化作業,展開科技秋種,為明年的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剛剛收獲完水稻,肥東種糧大戶王勁松就忙著找來數臺大型旋耕機,抓緊進行土壤深松作業,準備秋種。這兩年,隨著全縣農業機械化普遍推廣,省工、省時的大型農機具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嘗到甜頭的王勁松,今年在自家承包土地上,準備全部采取機械化作業。
王勁松說,“經過機械化作業,我們測算了一下,比傳統的人工勞動節約大量的成本,節約成本在15%左右,產量也增加了10%左右,去年我們種了接近100畝,今年我們又增加了一部分面積。”
為了推廣農機播種新技術,縣農機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把秋種小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地,為農民和農機手傳授技術要領。
肥東縣農機推廣站站長鄭賢介紹說,旋耕機旋耕的深度深一點,細碎一點,旋得平一點,有利于下一步小麥和油菜的生長、出芽。截至目前,該縣投入收割機有5000多臺,拖拉機有3000多臺。目前水稻收割達到90%,機耕接近40%左右,全縣耕種式綜合水平也達到72%,通過未來5年的發展,耕種式綜合水平將會達到80%以上。
今年,肥東縣計劃種植油菜面積45萬畝,小麥面積55萬畝。為了加快秋種進度,肥東縣認真組織跨區作業,充分利用農機通平臺,及時準確發布作業信息,引導機械合理流動,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市場化水平,同時還為廣大農機手推出了一系列“精細化服務”措施,通過定點維修和流動搶修等形式,全天24小時為農機手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