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頭“外三元”母豬日前來到臺州春法畜牧有限公司位于浙江臺州臨海市白水洋鎮前園村的生產基地“安家落戶”。要說這新家,小豬們甚是喜歡。因為,這養殖大棚采用的全是高科技,吃的喝的有自動喂料機,兩邊的大窗簾日升夜降,調節溫度。不僅如此,小豬們還有屬于自己的衛生間。
說起養豬場,大家就會想到“污、臟、臭”。然而,生態養豬場不僅不臟不臭,還能實現糞污零排放,助力周邊千畝果園增產提質增收。
“養豬場怎么有這么大口塘呢?”公司負責人林春法說,這是新建的沼氣池,豬尿、豬糞排出后全部被沖到沼氣池,利用沼氣池發酵、發電,把沼液流向凈化池。
“不要小看凈化池里的沼液,它可是上等的生態有機肥。”“豬—沼—果”的養殖模式既讓豬場沼液得到消化,又降低了了種植果樹成本,水果增產,還提高了品質,一舉多得。
沼渣做肥料,沼液用來灌溉果園,可以讓果園增產,水果品質得到提高,降低村民化肥、農藥成本。而沼氣還能用來發電,林春法說,因為是新能源,所以這些電,電力部門還將進行收購。這樣一來,林春法的養豬場就可實現沼液零排放。不僅如此,林春法還引進了一種頗為神奇的草,來助力自己的生態循環農業。
“除了的沼氣池,我們還有一種神奇的草。”林春法說的這種草是墨西哥狼芽草,是公司從農科院引進的,“這種草一畝一個月能消化吸收3噸~5噸的沼液,它吃得多、長得也快,割下來是豬的好飼料,今年養殖場種了180畝狼芽草,用以吸納沼液,一波割了,下一波又長上來了,我們看中就是它超強的消化吸收功能。”
養豬場除了有沼氣池、狼牙草這兩大法寶外,在建造設計上也與眾不同。養殖場的地面進行了架空,采取半鏤紋地板,下面鋪設各種管道,母豬產床里面所有的豬糞尿全部集中起來,然后通過下水道直通到沼氣池,因采取豬糞尿一個管道、下雨水一個通道,從而保證了污水不會外泄,實現雨污分流。
林春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新式豬舍的造價要比傳統豬舍高出一倍,9個大棚再加上其它配套設施,這是一筆非常可觀的經濟投入。林春法說:“因為不這樣做,我們企業生存從環保角度講是很難生存的。這樣做以后,我們投入生態農業循環設備應急設施上去以后,我們才能長期的做自己的行業,這樣發展下去。”
據了解,林春法從1993年開始養殖生豬,是目前臺州市最大的生豬養殖大戶之一,20多年的養豬生涯,他和“豬八戒”結下不解之緣。作為一個生態循環養殖的先行者,為實現養殖業轉型升級,林春法投資1900多萬元的生態養豬場啟動運行,為他實現“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的夢想,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