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重慶市“石柱紅”辣椒如何殺出重圍?

   日期:2015-10-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3    評論:0    

  辣椒豐收了,危機卻來了!

  “辣妹子”譚建蘭為此急得直上火——今年第一批辣椒從每斤2元的價格上市后,卻接連遭遇價格下跌,一路降至每斤1.75元,且價格還在走低。

  前不久,一聽說外省有人要買“石柱紅”辣椒,她就心急火燎地帶著辣椒駛上了高速。

  譚建蘭是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她賣的“石柱紅”是響當當的火鍋佐料,一直都是給當地椒農帶來火紅收入的名牌產品,也是外地客商前來搶購的貨源,這還是她第一次如此著急地主動尋找買家。

  眼下正是辣椒的銷售旺季,這是為何?

  現狀:辣椒價格持續走低

  10月26日,記者來到石柱縣南賓鎮寶坪村的辣椒基地時,70多歲的李世安正在采摘最后一輪“朝天紅”。經過大半年的辛勤勞作,種植的5畝辣椒產量達到6000多斤,但李世安卻高興不起來——就在這天,譚建蘭說這次來收的辣椒價格又要下跌了。

  石柱縣從2001年開始發展辣椒產業,目前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種植基地縣,面積達到30萬畝。這里特有的辣椒品種“石柱紅”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A級綠色食品認證”,還注冊了“石柱紅”辣椒集體商標和“石柱紅”(鮮椒)證明商標。其自主培育的“石辣1號”(即“石柱紅”)是目前國內最辣的朝天椒雜交良種,畝產較常規品種高出35%,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

  正因為其優良的品質,這幾年,石柱辣椒行情一路見漲,收購均價從最開始的每斤不到1元一直漲到去年的2.4元,比周邊產地的辣椒收購價格高出一截。

  為增強椒農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石柱縣成立了36家專業合作社,覆蓋了全縣23萬椒農。

  為保護辣椒產業,維護椒農利益,縣里規定36個辣椒合作社必須與椒農簽訂協議,無論市場價格高低,都必須在每斤1元的保護價以上收購。具體收購價格由石柱縣辣椒行業協會和縣物價局從市場需求、全縣供給、當前市場行情等5個方面綜合分析決定。

  今年,石柱縣的30萬畝辣椒喜獲豐收。不料,銷售價格卻一路下滑。

  “每畝收入少了七八百元。”眼看著行情下跌,李世安有些著急,但表示理解,只是希望譚建蘭盡快把家里最后一批辣椒全部收走。

  而李世安的鄰居馬江澤多少有點怨言,她家種的8畝辣椒去年賣了24000元,今年只賣了12000元。

  譚建蘭對椒農有些歉意,只得寬慰大家“我們一定想辦法應對”,可到底怎么辦,她心里也沒底。

  對策:主動出擊跑市場

  在譚建蘭的干椒加工車間里,工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因為15000多家入社農戶的辣椒從各個收購點送到這里,要盡快經專業設備烘干打包。如今,庫房里已整整齊齊地碼了2500噸干椒,它們就像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譚建蘭的心口。

  “我們的干椒剛開始時賣價是每斤12元,現在價格一度降到9元。難道要虧本賣?”譚建蘭有點焦急。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農戶手里收購辣椒時,每斤還要多付1毛錢的車輛代收費。平均4.2斤鮮椒才能烘出1斤干椒,再加上人工、水電等費用,每斤干椒的成本價不低于10元。”

  一方面,合作社庫存太多愁銷路;另一方面,卻不得不繼續收購椒農的辣椒。

  另外30多家合作社情況也大致如此,大家已累計給椒農打了2000萬元的白條。其中,悅崍辣椒合作社社長余建兵去年的29噸庫存還沒有來得及消化,今年又積壓了200噸干椒。

  從8月份開始,眼看著辣椒市場低迷不振,譚建蘭坐不住了,陸續前往重慶主城、武漢、山東等地跑市場。3個月時間,她用汗水換回來600噸干椒的訂單。

  據統計,目前,石柱全縣36條烘干機械線已生產干椒3萬噸、累計積壓干椒5000噸、積壓資金1億元,“石柱紅”品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

  面對當前嚴峻形勢,石柱縣政府也推出適時調價、協調融資貸款、拓展銷售市場、兌現項目資金、提高品牌防偽水平等舉措,切實推動“石柱紅”辣椒銷售步伐,比如每銷售1噸干椒就補貼經銷商1000元等。

  根據往年的經驗,每年春節前夕,辣椒市場都將迎來一個銷售高峰。石柱縣現已提前作好準備,進一步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打算借機解決辣椒滯銷問題。

  原因:幾大因素導致滯銷

  是什么原因導致石柱辣椒滯銷?

  “一個原因是供求關系變化太大。”石柱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雷云華介紹,今年辣椒市場整體疲軟,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從全國形勢來看,今年辣椒的需求量比往年下降了約40%,而各地辣椒產業卻在發展壯大,產量大增。

  同時,大量進口辣椒涌入國內市場。這些辣椒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相對來說,他們的人工成本更低,價格也更便宜,在這一點上石柱辣椒并無價格上的優勢。

  究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石柱辣椒的產業化和機械化程度還不夠,導致辣椒人工成本較高,自我消化能力弱。據了解,石柱辣椒發展多年,至今沒有建成完備的辣椒產業鏈,僅僅停留在對辣椒烘干的粗加工階段,鮮有精深加工企業。提取辣椒堿、辣紅素的精深加工企業也還未正常投產,導致辣椒產業鏈條延伸遠遠不夠。

  這一點上,近年隨著產量不斷增大,譚建蘭和不少合作社也嘗試著發展精深加工。譚建蘭的“譚妹子”辣椒系列產品已經上架重慶各大超市,但每年也只能加工500噸干椒。

  另一方面,記者了解到,因為之前從來不愁銷,在“互聯網+”時代,石柱辣椒的銷售仍停留在原始的“等人上門收購”階段,在銷售鏈上處于被動。今年辣椒滯銷后,才有少數合作社將小袋包裝的干椒放到當地網上售賣,目標客戶也僅僅局限于當地小戶家庭,銷量自然有限。在辣椒這一傳統產業與互聯網對接上,石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看似突如其來的滯銷,折射出的,卻是石柱辣椒產業自上而下的危機意識缺乏,對市場、對供求關系的預測和對產業的引導還有待加強。

  專家建議:不打價格戰,不犧牲品牌

  “不過,我們的‘石柱紅’還是有很大的品牌優勢,相比周邊品牌干椒,每斤價格還是略高兩三塊。”石柱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中心辣椒科科長秦大提說,面對當下低迷的銷售行情,“石柱紅”不能退讓價格底線,不打價格戰,不犧牲品牌,不降低品質。

  多年來,石柱辣椒產業從無到有發展到30萬畝,“石柱紅”辣椒也曾歷經了種種市場洗禮。可該如何讓“石柱紅”在激烈的市場博弈中站得更穩?

  市農委市場與經濟信息處處長張蓉萍認為,首先,政府可以牽頭成立辣椒主產區營銷中心,及時對接全國各地主銷區的需求信息;其次,石柱本地辣椒不能打“爛仗”,應注重“石柱紅”的品牌價值推廣;第三,“石柱紅”辣椒應該加大精深加工的開發力度,延長辣椒的“保鮮期”;此外,辣椒合作社應利用強大的互聯網平臺,讓“石柱紅”辣椒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培育一個農產品品牌非常不易,因此,保護品牌,探索合理的保險機制尤為重要。”張蓉萍建議,石柱縣可以嘗試成立“目標價格保險機制”,在辣椒銷售價格高的年份存入一定的保險基金,待來年價格低迷時用來彌補椒農的虧損。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