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原州區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以設施農業和露地蔬菜為主的冷涼蔬菜產業,目前,該產業對加快原州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產業快速發展,經濟效益顯著。原州區在發展冷涼蔬菜產業進程中,充分利用氣候冷涼的資源優勢,以設施蔬菜園區和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冷涼蔬菜產業。截止2013年,原州區冷涼蔬菜面積達到35萬畝,其中露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總產量12.89億公斤,總產值14.675億元,收入9.4億元,人均蔬菜收入121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2%,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科技支撐,托起冷涼蔬菜產業。以設施蔬菜園區和標準化示范基地為抓手,原州區形成了以清水河流域為主的節水高效冷涼蔬菜產業帶。目前建成萬畝蔬菜基地3個,3000畝蔬菜基地6個,改造維修19個日光溫室園區和13個大中拱棚園區。并充分依托基地和園區的科研能力,建立“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加強科技支撐,推廣優良品種、配方化施肥、節水化灌溉等措施,提升冷涼蔬菜產業的競爭力。
打造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近年來,原州區積極打造冷涼蔬菜產業品牌,以品牌的影響力穩步拓寬銷售渠道。據統計,截止2013年,原州區共爭取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67 個,其中蔬菜類農產品認證 35 個。同時實現冷涼蔬菜產業質量的全程控制,使得“六盤山”牌冷涼蔬菜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名牌產品”獎,并依托品牌的影響力,產品遠銷上海、西安、武漢等全國 20 多個大中城市和我國港、澳、臺地區及馬來西亞、韓國、沙特等國家。
完善地方財政,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原州區政府緊盯自治區發展政策,結合地方特色對推進原州區特色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進行補充完善。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加快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規定的扶持環節和獎補政策的基礎上,原州區財政專項設立發展現代農業獎補資金,并在扶持對象、補貼標準、補貼資金支付辦法等方面對冷涼蔬菜產業發展的財政扶持政策進行了詳細規定,完善了財政投入支持冷涼蔬菜產業發展的穩定增長機制,充分調動冷涼蔬菜產業發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