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泉區以提升農機化服務水平為中心,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壯大農機合作社,促進了農機化水平不斷提高,繼續保持了“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稱號。
一是機械化水平發展迅速。農機裝備呈現量質并舉的發展態勢,全區農機總動力達43.9萬千瓦,擁有各類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植保、抗旱排澇機械及配套機具26074臺套,2015年落實中央財政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50萬元。
二是作業水平不斷提高。上半年全區機收小麥面積49萬畝,機收水平達98%;秸稈機械化還田33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3萬畝,機械打捆16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0萬畝。
三是科技成果加速推廣。重點推廣了秸桿粉碎還田、秸桿打捆、精量播種、土地深松、秸稈還田免耕施肥播種一體機等多項農機化新技術,年推廣新機具達1000余臺。
四是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積極探索構建了以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為依托,以農機租賃公司為平臺,以農機維修網點為支撐,以農機大戶為基礎的新型農機服務體系。目前,全區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22家,今年新成立農機中心聯合社11家,榮獲國家級示范合作社1家,省級示范合作社8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成為現代新型職業農民的主力軍。
五是探索農機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機械化作業的優勢,逐步探索出了“土地參股、共同經營”、“勞酬結合、雙向獲利”、“家庭農場、規模經營”的土地流轉新路徑,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