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國土面積41,285平方公里(412萬公頃),人口約823萬人, 其中15.9萬人從事農業生產,不到瑞士總人口的2%,農業產值約占瑞士國內生產總值的0.7%。
森林面積約108萬公頃,占全國面積的26%;農業生產性用地面積約106萬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5%。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4.3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2.8萬公頃;葡萄園和其他農業種植面積5萬公頃;牧場面積約74萬公頃,約占全國面積的23%,其中人工草場12.7萬公頃,自然草場61.7萬公頃。另有1/3的土地為非農業生產性用地。可種植面積中,平原和丘陵面積占61%,山地面積占39%。
2013年瑞士農業產值102億瑞郎,其中谷物和果樹生產占農業產值的39.1%,畜牧生產占農業產值的50%,其余占10.9%。谷物和蔬菜的種植局限于低海拔地區,約三分之一的農場從事谷物生產。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玉米、土豆。經濟作物有甜菜、油菜、煙葉、核桃和果樹等。
瑞士農業自給率始終保持在60%左右(毛自給率62.2%,凈自給率為55.2%),其中牛羊肉類基本自給。2012年肉類自給率達到100.8%;奶制品自給有余還供應出口,占農業產品出口的2/3。谷物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3以上(44.9%),但禽類、蛋類產品大部分靠進口。有機農產品的面積占8%左右,有機農產品比例居世界各國之首。
牛奶是瑞士的主要畜產品。2013年牛奶占瑞士農業總產值的22%,鮮奶產量為403萬噸,其中63.2萬噸消費,334萬噸用于加工生產奶酪、黃油、奶粉、酸奶以及乳制品等;每年加工奶酪18.27萬噸,黃油4.7萬噸,乳制品飲料7.3萬噸,酸奶14萬噸。奶酪出口6.3萬噸,進口奶酪5.21萬噸;進出口額分別為5.7億瑞郎和3.78億瑞郎,大部分向歐盟國家進出口。瑞士人均年消費奶酪21公斤,乳制品飲料8.9公斤,牛奶65公斤。
瑞士存欄牛為156萬頭,其中奶牛和種牛70.3萬頭。豬148萬頭,家禽1000萬只。生產牛肉11.2萬噸,豬肉23.55萬噸,羊肉4800噸。雞蛋8.12億個,瑞士自產雞蛋占市場銷售的75%。2013年瑞士進口肉類12.82萬噸,其中從歐盟國家進口9.2萬噸,占總進口量的72%。
2013年瑞士進出口額分別為1776億瑞郎和2012億瑞郎,其中農產品進出口額分別為120億瑞郎和86億瑞郎,分別占瑞士進出口總額的6%和4.2%。瑞士出口農產品中62%出口到歐盟國家,74%進口農產品來自歐盟。主要進口的產品為飲料、酒、動物肉類、魚、禽蛋、咖啡、茶和香料等。
瑞士本國的農副產品基本都比國外貴、且品種較單一。但瑞士依然時刻保持著對外國食品的警惕,盡量減少本國對國外的依賴性。為此,瑞士政府不惜向農業提供巨額補助,也希望借此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活,增加生態農業的含量。瑞士農民每年都需要25億瑞士法郎的直接支付款或政府補貼。某些評估顯示,支持農業每年要花掉瑞士納稅人40億瑞士法郎。
2013年瑞士聯邦政府關于農業和食品的支出為37.06億瑞郎,占當年總支出的5.8%;支付的直接補貼比2012年減少超過1000萬瑞郎。直接補貼中,18.2%支付給平原地區、24%支付給丘陵地區、39.2%支付給高山地區。
2011年3月底,瑞士聯邦委員會公布了2014-2017年的瑞士農業政策,將農業補貼比預期提高了1.76億瑞郎,比近4年的農業補貼投入增加了1.80億瑞郎,總補助金額達到136.7億瑞郎,相當于每年34.2億瑞郎。
與之前按人頭發放補助不同,補貼政策具有更明確的指向性,以促進農業向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到目前為止,瑞士每公頃農田每年可獲得1040瑞郎的補助;每頭牛900瑞郎。一家農戶按正常標準計算,每年最多得到7萬瑞郎的補貼。
瑞士聯邦政府認為,以往補助形式只鼓勵了農民多養牛、適當種田,并沒有激勵他們向環保型農業發展,因此今后將終止這種牲畜一次性補貼,而且農田補貼額也將減少。而高效、環保、多產的農業項目會獲得更多補助,注重環保和農作物多樣性的農民也會獲得更多支持。
例如:種糧食畝產量高的農民將獲得“供應安全獎勵”;采用傳統技術耕種的農民將獲得“農業質量獎勵”;合理利用土地、水源和盡量減少污染空氣的農民,將獲得“能源高效獎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