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農業女博士 搏出新天地

   日期:2015-10-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08    評論:0    
 

  熟悉段然的人,都喜歡叫她段博士。這樣的尊稱,不僅僅因為她真的擁有博士學位,更因為她在農業領域作出的傲人創舉。從2012年走上創業道路至今,短短三年的時間里段然只干了兩件事兒,一是創辦農業嘉年華,二是生產有機芽苗菜,但您可千萬別小看了這兩件事兒,因為它們都以全新的姿態顛覆了農業的傳統。這位女博士用她的博學多聞和博大胸懷,正在引領一場農業產業的新革命。
 
  放棄鐵飯碗只身創業
 
  本科在華中農業大學學習園林規劃設計,同時學習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后直接進入農業部,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1973年出生,北京長大的段然,打小就是身邊很多人眼里的優秀女孩。
 
  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段然的工作軌跡曾發生多次變動,但卻始終沒有離開過“農”字。在公務員的位子上坐了1年之后,段然去了農業部下屬的企業中國種子集團,開始搞育種、種子經營,和全世界的種業單位進行交流,一待就是7年。隨后她又為北林科技公司的上市忙碌了一年多,負責公司組建、人才招聘、搭建業務構架等。“如果一直在公務員的崗位上,我對市場就不會那么敏感。”段然說,她很感謝組織培養了她,在企業的經歷讓她接觸的面兒更廣,也為她日后創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雖然工作上順風順水,但段然卻并沒有甘于現狀。2003年底,她考取了公費留學,前往荷蘭攻讀農業產業的博士,繼續深造。兩年之后,博士畢業的她在荷蘭找了工作,買了房子,決定在此定居。但2006年,一個全新的契機又促使她重返祖國的懷抱。“2005年國家在四川成都進行土地流轉試點,讓原來分散在農民手中的土地可以集中到農業大戶、企業以及合作社等組織的手中,這是農業產業化非常核心的一個要素。”段然說,有這樣的政策出臺,讓她感到自己可以學以致用,再加上從前的朋友、領導的邀請,她回國進入到了中國農科院產業局,做了一些與農業產業化發展有關的事情。在這個平臺上,段然對如何申報國家重點項目、如何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這方面內容有了深入的了解。
 
  農業嘉年華一戰成名
 
  “我覺得我是一個幸運的人,成立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北京的農業嘉年華。”2012年,世界草莓大會結束之后,昌平區著手開發后草莓經濟,但后草莓經濟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具體要干什么事情,沒有人說得清楚。就在此時,段然提出的利用現有的場館設施,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閑好去處,為農民搭建一個增收好平臺的理念,打動了昌平區和市里的主管領導。段然花費了9個月的時間,蹲守在昌平區興壽鎮的草莓園,寫出了第一屆北京農業嘉年華的策劃方案。“4.5萬字的文案,800多頁的PPT,凝聚了我和團隊成員的諸多心血。”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情景,段然依舊心潮澎湃。
 
  2013年,首屆北京農業嘉年華亮相,千斤大南瓜、五彩茄子、番茄迷宮、機器人摘草莓等極富創意和科技含量的項目紛紛亮相,短短51天的時間里,共吸引游客100余萬人次,帶動周邊草莓采摘園實現銷售收入近2億元。這場將農業與娛樂首次完美結合的嘉年華活動,徹底顛覆了人們對于農業的傳統認識,許多人都驚呼,原來農業可以這么好玩,這么高大上。段然一戰成名。
 
  隨后,農業嘉年華活動每年都與北京市民如期見面,并在全國各地開花。武漢、杭州、寧夏……就在今年的“十一”前夕,段然和她的團隊又在為貴陽首屆農業嘉年華的開幕而忙碌。“嘉年華的成功讓我覺得很快樂也很欣慰,它讓我把我二十多年來的所學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段然一直感慨自己幸運,但這份幸運和成功,是她用自己二十多年來的農業實戰經驗積累換來的,因為能成就嘉年華的人,需要有綜合的素養,而非單一的專長,段然具備這樣的功底和實力。
 
  盡管現在的嘉年華活動參與者越來越多,但在圈內,沒人會否認段然“農業嘉年華鼻祖”的地位。“我經常會在活動中遇到一些人,他們會充滿敬意地來和我握手,甚至給我鞠躬。”段然說,農業嘉年華之于她,就像一個懷胎十月的孩子,雖然對它充滿感情,但她不想把這個孩子一直攬在自己的懷里,如果能有更多的人來抱抱它,喜歡它,這才是最令她開心和快樂的。對于她來說,借助農業嘉年華去賺多少錢、謀多少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引領的這個風潮,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認可。
 
  創新芽苗菜生產模式
 
  除了讓農業嘉年華活動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之外,段然的另一個創舉就是利用植物工廠的手法建造了一間世界上最大的芽菜工廠。位于順義區趙全營鎮的中禾清雅芽菜生產有限公司,就是“段博士芽苗菜”的生產大本營。在這個建筑面積達1.4萬平方米的廠房里,擺放著段博士親手發明的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智能化生產設備,每天可以出產100噸左右的芽苗菜。
 
  “在人們傳統的觀念里,農業就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民永遠都是一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而我要改變人們的這種固有觀念,以工業化的標準來生產農產品。”植物工廠的概念已經不新鮮,但能將其嫻熟地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段然絕對是走在了前列。
 
  從露地栽培到設施農業,再到工廠化生產,人們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讓農業生產的抗災能力變強,并在某種程度上變得可控。而段然的芽苗菜植物工廠不僅讓農業生產變得完全可控,而且更加標準化。“我們選擇優質的種子,使用過濾過的純凈水,讓它們在食品級板材制作的孵化桶中萌發。”段然說,整個生產過程中,光照、溫度、濕度以及噴水的方式等26個參數都可以實現標準化控制,其中僅噴水的方式就有55種,真正實現了無公害、免基質、無農藥、全天候生產綠色有機芽苗菜。
 
  “我們是一家生產蔬菜的企業,但卻拿下了QS食品級的認證,這在全國范圍內都是首例。”段然的中禾清雅芽菜生產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專利達到100項,其中針對芽苗菜的就有26項,可生產的芽苗菜品種有1000多種。在很多人看來,生產芽苗菜是最浪費水的,但事實上,和其他農業方式相比,段然的植物工廠反而是十分節水的。“我們的設計產能是日產150噸,這相當于一萬畝地一年的蔬菜產量。而在同等產量之下,我們的用水量是露地栽培的十五分之一,是設施農業的十分之一。”段然說。
 
  段然的植物工廠芽苗菜創新生產模式已經得到了許多業界人士的認可,目前,武漢、鄭州、內蒙古等地的政府和企業都在紛紛與其謀求合作。而用技術創新改變芽菜歷史,讓安全食品惠及每一個人,也正是段然想做的。
 
  創業要“搏”也要“博”
 
  在很多人眼里,段博士的每一段經歷都是令人艷羨的,但在前行的道路上,她卻永遠想著要求新求變,并以自己的拼搏和博學贏得了成功。
 
  在段然看來,創業者是要有情懷的,雖然情懷是個務虛的東西,但它會影響人的精神,進而影響人的行動,也是支撐創業者走下去的原動力,驅使著人去試圖顛覆和改變。
 
  除了情懷之外,段然還擁有與之博學相匹配的博大胸懷,這便是分享。無論是農業嘉年華還是生產芽苗菜,她都希望有人能夠與之分享這種創新,并把它推廣,讓農業的生產者受益,也讓農業的消費者受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