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靖江舉辦香沙芋節,200余名農業領域專家學者、涉農企業負責人組團來靖“趕集”,大家在看芋頭、說芋頭、評芋頭、品芋頭的同時,圍繞靖江“小芋頭如何做成大產業”展開探討,為靖江芋頭產業發展積極獻計獻策。
靖江香沙芋種植面積約3萬畝,年銷售超億元,是泰州芋頭“四朵金花”中的翹楚。除了實打實的效益,在虛擬世界中為芋頭打開銷路是本次芋頭集的一大亮點。無論是打開淘寶“特色中國?泰州館”、一號店靖江館還是中國香沙芋網,靖江香沙芋都會帶著誠意“撲面而來”。“除了現有的銷售平臺外,我們還在謀求與順豐集團的合作,利用該公司成熟的生鮮農產品運輸、營銷手段,為靖江香沙芋打開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靖江市農委農推中心主任朱杰說。“靖江芋頭雖‘小’,但大有文章可做。”順豐集團無錫區市場部高級經理鐘首彥表示,順豐特地為芋頭“私人定制”了專屬包裝盒,制訂了運輸成本控制方案,依靠快速、強大的運輸網絡體系,為靖江芋頭銷售打破區域限制,銷得更遠。同時,順豐還將利用順豐優選、嘿客、移動APP等線上銷售平臺,共同實現靖江芋頭產業的品牌升級。
泰州市芋頭產業化協會會長鄭寶春對靖江芋頭產業寄予厚望,他說,在泰州芋頭“四朵金花”中,靖江香沙芋在品牌知名度、種植規模產業鏈完善等方面都一馬當先。當下互聯網正顛覆著傳統商業模式,靖江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發展“互聯網+芋頭”靖江大有潛力可挖。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宣傳,泰州市芋頭產業化協會將為靖江的現代農業發展全力提供服務。
芋頭集下午,泰州芋頭產業關鍵技術培訓班在我市開班,江蘇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的四位專家現場為芋頭產業把脈,助力破解芋頭產業化經營技術瓶頸。芋頭的種植需要大量的人力,其中播種、壅土、除草、采收環節需要的勞動力成本最高,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的專家給種植戶們帶來了最新研制的播種機和采收機械。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的專家向大家介紹了甘薯的機械化種植技術,提供了多種播種、除草、施肥機械,供大家借鑒。
別看小小的芋頭樣子不怎么好看,可“她”卻很是“嬌貴”,在儲存過程中對溫度、濕度的要求極高,因此,芋頭的儲存問題一直是個大難題。南京農業大學的教授向種植戶們講解了芋頭的實驗室代謝過程,介紹了沙藏、窖藏、通風庫、冷庫、氣調庫等各種芋頭儲存方式的優劣點,讓種植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芋頭的儲存方式。
提升產品品牌的知名度是香沙芋突破銷售瓶頸的最佳出路。江蘇農科院的專家向種植戶們介紹了國外知名農產品打響知名度的做法和可供借鑒的經驗,并建議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對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的扶持,提供政策支持,做好小芋頭闖向大市場的堅實后盾。
芋頭集上,領導專家的建議和意見,讓靖江與會人員享受了一場關于芋頭產業拓展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思想盛宴,大家深受啟發、收獲頗豐。2012年,興化龍香芋因被《舌尖上的中國》收錄,名聲大震。就在當地市民高興地銷售龍香芋的時候,江蘇香芋天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前獨辟蹊徑,開發出龍香芋代餐粉、龍香芋速溶原漿飲品等龍香芋膳食營養產品,這些產品讓芋頭附加值翻了一番,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4項發明專利。沈前帶著他的產品和成功經驗來到芋頭集現場,與本地芋農、農業龍頭企業面對面交流。“我們曾嘗試將香沙芋精包裝銷售,但盒子再精美,里面畢竟還是芋頭,價格上不去。”東興鎮海鎮村香沙芋種植大戶陶鑫說,下一步他要積極找尋項目,爭取在芋頭精深加工方面有所作為。
“承辦這次芋頭集既是推介靖江香沙芋,也是請各地專家來靖,為靖江芋頭產業把脈。”朱杰說,這屆芋頭集上,領導和專家的建議、意見很具“含金量”,他們提出的靖江香沙芋保鮮技術、連作障礙等都“一針見血”,直指出靖江芋頭產業發展的“攔路虎”。市農技部門將盡快與相關科研院校對接,加快相應技術推廣,為芋頭產業壯大保駕護航。“馬橋鎮是靖江香沙芋的重要種植基地之一,目前僅祖師村的芋頭種植面積就已達到約1500畝。這次芋頭集上專家的發言讓我開闊了思路,今后我們將更加注重芋頭生產機械的推廣,把握‘互聯網+’的良好機遇,真正讓香沙芋產業成為馬橋鎮的富民產業。”馬橋鎮農推中心主任徐正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