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招遠市金嶺鎮草溝頭村花生基地,筆者見到3臺履帶式花生聯合收獲機正在進行花生收獲作業。機器的轟鳴聲、地頭邊農民的歡笑聲,映襯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種植大戶楊師傅介紹,草溝村有著多年種植花生的歷史,但因近幾年人工費暴漲,從而催生了花生聯合收獲機的興起。花生聯合收獲機不僅收得快、效果好,而且能夠節省大量人工。“花生聯合收獲不僅省時省工省力,而且能夠節約成本開銷,提高產量,增加收益,深受老百姓青睞!”楊師傅說道。
機手小王告訴,人工收獲花生,每畝費用大約300元;而聯合收獲,每畝200元,還增產,相比之下,機械化聯合收獲比人工收獲每畝節本增效240元左右,老百姓用機械收獲花生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小王還告訴,他今年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購買了一臺履帶式花生聯合收獲機,目前已作業200畝,不用兩年就可拿回機器成本。“國家政策給力,農民科學種田意識提高,今年花生聯合收獲大行其道,倍受農民歡迎。”小王說。
近年來,在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招遠市農機部門把發展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作為農機化工作的重點,充分利用國補政策,全力引進和推廣花生聯合收獲機,努力提升花生機械化收獲的水平和檔次。
“在實施花生機械收獲、摘果‘兩段式’基礎上,市農機部門積極采取措施,根據本地實際生產情況,大力推廣花生聯合收獲機,目前已推廣花生聯合收獲機近30臺,這為促進全市農作物全面全程機械化起到了很好地推動作用。”招遠市農機部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