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號,縣統計局、縣科技局、縣農業局三家單位的工作人員組成聯合小組,來到武陽鎮毛坪村、武陽村等地開展雜交稻種子測產工作。
專家和科技人員經過GPS丈量實地面積、收割種子稱重、測量種子含水量、考察每穗結實率、每穗實粒數、每畝有效穗,推算種子實際單產,最后推定今年的雜交稻種子平均畝產265公斤。武陽鎮毛坪村、武陽村生產的310畝兩優889單產高達371公斤。
今年綏寧縣雜交稻種子種植面積80735畝,測產預計今年的總產量將達到2139萬公斤,比去年的1345.6萬公斤增長58.9%。按當前綜合收購價每公斤15元計算,今年的總產值將達到3.2億元,比去年的2.15億元增長48.8%。
經過40年的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已經成為該縣農業的主導產業、農民增收的首要產業、縣域經濟的基礎產業。形成了以武陽、唐家坊、瓦屋塘、關峽、李熙橋、紅巖等鄉鎮為中心的百里制種產業走廊,制種基地擴展到14個鄉鎮,參與制種農戶達2.6萬戶、人口12.4萬人。因此,綏寧縣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譽為“中華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2013年,又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