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雞蛋、水果等農副產品是市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重慶市市場上銷售的農副產品質量到底達不達標,市民們能否放心食用?昨日,市人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執法檢查組一行來到重慶市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檢測技術研究所,實地檢查我市農副產品質量檢測情況。
近日,在市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檢測技術研究所,市人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執法檢查組分別到了研究所各檢測室,現場查詢并查看了檢測室對我市本地生產基地及市場上銷售的蔬菜、水果、雞蛋等農副產品的質量監測情況。
市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檢測技術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可對基地蔬菜農藥殘留情況、雞蛋抗生素等進行檢測。比如,對蔬菜農藥殘留情況的檢測,每個月研究所會按照農業部要求,對市內蔬菜基地開展例行抽查監測,每次抽查5個區縣,每個區縣抽查2個生產基地,主要對市民們常購買的白菜類、葉菜類、瓜果類、花菜類、豆類等進行定期檢測。
該負責人表示,從蔬菜和水果抽檢結果來看,我市生產基地抽檢表現穩定,合格率基本在98%~100%。但是,農貿市場和超市不太穩定,起伏較大,合格率最低僅94%,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整體質量安全。
“我市蔬菜、水果40%~70%都來自外地,從抽檢結果來看,外地蔬菜水果合格率普遍低,尤其是豆類、茄果類和葉類蔬菜,以及草莓、香蕉等水果。”對此,市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檢測技術研究所向執法檢查組建議,為把不合格產品阻止在進入市場前,減少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我市應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建全長效機制,嚴格市場監管。同時,對農產品生產、運輸、儲藏、銷售等過程加強監管,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