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烏魯木齊444家蔬菜直銷點中的17家在聯合檢查中因存在超限價、蔬菜斷檔、菜品腐爛等嚴重問題被撤銷經營權,114家衛生不過關、菜品種類少的被限期三天整改。
作為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從2009年開始力推的重點民生工程,目前已形成了涵蓋全市的蔬菜副食品直銷網絡體系,尤其在2014年各區縣相繼關停早夜市后,蔬菜直銷點更是在應對市民“買菜難、買菜貴”難題,平抑物價、方便群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烏魯木齊蔬菜直銷點的蔬菜價格,嚴格控制在一級批發價格基礎上加價30%以內,明碼標價,并在LED顯示屏滾動公示當日統一菜價,直銷點的布局也是根據社區面積大小、人口密度合理選址,充分體現“便民、利民、為民”。同時,還要確保直銷點可持續發展。
可以說,蔬菜直銷點惠民、利民、便民形象已深入人心,到社區蔬菜直銷點買便宜、實惠和放心的菜品,已成為大多數烏魯木齊市民的不二選擇。
作為烏魯木齊重要的惠民便民措施,建成蔬菜直銷點不難,難在平時經營中真正發揮便民惠民作用。從市委、市政府到各區、縣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對蔬菜直銷點的運營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和監督措施,但在運營中還是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項便民惠民措施的聲譽。
古人說的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事愈接近完成愈困難,就愈要認真對待、加倍努力,方能善始善終。
蔬菜直銷點這項民生工程真正贏得民心,體現惠民的關鍵在服務,難也難在服務,服務包括菜價的高低、菜品的好壞,以及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等,服務是長期的,難免會出現問題,這些問題讓惠民政策總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點點,這就是需要打通的“最后一公里”。
打通這“最后一公里”,需相關各方認真理解各項惠民措施,做到“規定動作”在執行時不打折、不走樣,積極主動創新服務方式方法,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用實際行動踐行市委、市政府“便民、利民、為民”的宗旨,為社區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把有關蔬菜直銷點的各項惠民措施變成老百姓真正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