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記者走進位于南召縣崔莊鄉王莊村的王莊鑫林源農綜開發有限公司,在新規劃發展梔子、女貞、連翹、丹參為一體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里,苗圃里種植的各類藥材長勢旺盛,郁郁蔥蔥,藥果四溢。鑫林源農綜開發公司經理魏家安介紹,目前該公司已投資5000萬元,流轉土地5000畝,已整地3000畝,栽植梔子8萬棵,女貞5萬棵,連翹20萬棵,種植丹參300畝。
而距此不遠的崔莊鄉馬良村銀河虎山苗木花卉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總占地2萬畝,規劃建設以桔梗、皂角、連翹、芙蓉、桂花、臘梅、桃、杏等為一體的中藥材和苗木花卉基地。目前,已平整土地1萬畝,栽植桔梗3000萬棵,皂角20萬棵,連翹15萬棵。
這是南召縣近年來興建中藥材種植基地,培育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打造有競爭力優勢產業鏈條的一個縮影。
“天然藥谷”產好藥。在《神農本草經》收載的365種中藥材,南召出產的傳統品種就有210種,是國內藥材種類多、產量大、栽培歷史悠久的天然藥谷,有辛夷、山茱萸、杜仲、桔梗、天麻、靈芝、連翹、柴胡、金銀花、銀杏等,是河南省中藥材主產區之一,被評為河南省綠色道地中藥材基地縣。據統計,南召縣中藥材資源豐富,擁有253科1104種,這些中藥材長期生長在適宜的氣候和原始生態環境中,藥材產地正,品質好,具有得天獨厚的藥用開發優勢,深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
近年來,南召縣依托涉農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種植大戶+農戶”等多種生產運營模式,按照GAP標準要求制定了育苗施肥、種植模式、栽培管理、采收方法、晾曬整理等生產環節的技術規程,基本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龍頭企業向種植農戶免費提供苗木、技術指導等服務,從選址、移栽、田間管理、藥材(鮮花)采摘等方面提供一條龍全程技術服務,從而助推了基地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種植品種不斷增加,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向縱深發展。
憑借豐富地道的中藥材資源優勢,該縣在產業集聚區內建設中藥材開發產業園,以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為基礎,以辛夷、杜仲、天麻、山茱萸、石斛等中藥材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實現種植加工無縫對接產業鏈,培育中藥提取物、保健品以及藥食兩用產品為主的加工產業集群,從而形成“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精深加工-中藥提取--生物制藥”的產業鏈,打造中原地區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基地縣。2015年中藥材基地面積達到20萬畝,建成產值超億元企業5家以上。
南召縣立足山區中藥材資源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實施中醫藥創新工程,加快建設以技術裝備水平先進、集群化特征明顯的中藥材加工產業和生物制藥產業,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發展前景好的高科技企業、高成長性項目,引領中藥產業強勢崛起。該縣以中藥材資源為依托,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搭建中藥材優勢產業孵化園,孕育了南召林昌藥業、寶天曼藥業、華龍揚生產業園、天蠶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中藥企業龍頭企業迅速崛起,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拉長了產業鏈條,提升了產業競爭力。南召縣林昌藥業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聘請中國杜仲協會理事、農林教授作為技術顧問,組建了高科技研發團隊,研制出的杜仲雄花茶、杜仲膠囊獲得國家專利權。總投資3.2億元的杜仲系列產品生產項目,分三期建設生產杜仲雄花花茶、杜仲花粉軟膠囊、杜仲復方飲料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后年銷售實現收入9億元、利稅1.4億元。
南召辛夷內在的揮發油含量居全國同類產品之首,被國家藥典列為正品。南召華龍辛夷開發有限公司與河南大學藥學院、河南中醫學院、河南中草藥研究所等院校合作,對辛夷的規范化種植及辛夷油的提取等進行合作研究,辛夷油提取率達4.82%,精純度達99%,生產的香水、香精等產品遠銷東南亞。南召寶天曼藥業公司與臺灣揚生集團公司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在臺灣陽明大學設立了南召辛夷研發中心,對辛夷進行藥理開發,從中提取分離出抗哮喘的新藥,從而具備生產藥品制劑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目前,辛夷哮喘藥品已完成藥效藥性分析試驗和臨床試驗,正在籌備投產生產,投產后年可實現產值50億元,利稅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