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連冠”從何而來?
去年,尚義縣出口蔬菜2。06萬噸,創匯725萬美元,出口量、創匯額均同比增長25%。這是尚義縣自2005年以來,蔬菜出口創匯榮膺全市第一的第十個年頭。
可喜的是,今年尚義縣蔬菜出口創匯仍穩中有升,勢頭強勁,有望再攀新高。就全市而言,尚義縣在交通、區位等方面均不占優勢,為什么當地蔬菜卻能暢銷國內外,連續十年保持創匯第一?
因勢利導:培強蔬菜出口創匯主體
思想有多遠,發展之路就有多寬。
尚義種植蔬菜有近30年的歷史,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6萬畝。實踐證明:出口創匯成為助推蔬菜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要想讓蔬菜出口創匯步子邁得穩、路子走得遠,培強壯大蔬菜出口創匯生產經營主體是關鍵。
為此,尚義縣圍繞出口創匯主體隊伍建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在全面提升出口創匯能力上求實破。專門成立了“蔬菜出口創匯”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職辦公室,配置專職人員,引導出口企業用足、用活各項蔬菜出口創匯政策,幫助協調出口創匯企業登記造冊,解決企業海關納稅難題。
如何培育壯大經營主體?
近幾年,尚義縣相繼引進了青島浩豐、日本三鑫等一批有蔬菜出口創匯資質、技術先進、經濟實力雄厚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推行土地調換、入地入社、承包協議土地流轉形式,全縣逐步發展起農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多種新型經營主體,13家企業具備了蔬菜出口自營權,累計出口蔬菜基地認證面積達到3。3萬畝,其中千畝以上蔬菜出口基地發展到10家。
資金該怎么解決?
為增強蔬菜出口創匯發展后勁,尚義縣克服資金不足困難,采取向上級爭取一點、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自籌一點的融資措施,加大蔬菜出口創匯企業扶持力度,近三年,整合投入各類農口資金3000多萬元,用于出口蔬菜基地建設補貼,拉動蔬菜生產投資2億多元。對新建設施蔬菜大棚給予每畝6700元補貼,為資金周轉困難的蔬菜種植戶,每戶協調解決小額貸款5000元,并給予貼息。各項優惠激勵政策的實施,為推進蔬菜出口創匯規模化、基地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升品質:擦亮蔬菜出口創匯名片
蔬菜出口創匯環節多、門坎高、要求嚴。打開局面,唯有革故鼎新!經驗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
尚義縣把調整種植結構、創新生產技術作為增強出口能力、抵御市場風險主要抓手,先后引進推廣雙壟培土、生物殺蟲等綠色標準化集成技術10項,以增強蔬菜種植科技含量,提升蔬菜品質。隨著西蘭花、萵筍、生菜等精細菜的引進推廣,全縣出口蔬菜擴展到8大類30多個品種。僅生菜種植就有12個品種,且每個品種都深受東南亞市場的青睞。
圍繞蔬菜出口規范化生產操作要求,尚義縣將落戶本縣出口能力強、創匯市場廣的青島浩豐現代農業企業作為標桿,在全縣出口創匯企業中開展對標行動,通過互相學習,查漏補缺,取長補短,及時而全面地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除不定期對出口創匯企業開展相關政策、技術培訓外,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出口企業代表到山東、新疆等地學習考察。
全縣范圍內還建起了綜合質監站和18個質監點,各生產基地、專業合作社及加工配送龍頭企業都配備了蔬菜質量檢測儀器,對出口創匯企業實行產地編碼,對出口蔬菜全部貼標編碼,并做登記檢查,構建起檔案可查詢、流向可追蹤、產品可召回、責任可界定的出口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為了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的精特蔬菜品牌,尚義縣明確規定,對使用集體商標出口創匯的企業、專業合作社給予重點扶持。目前已注冊“欣源”、“七甲山”等蔬菜商標8個,其中3個商標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尚義縣通過多次組織有實力、有潛力的創匯企業參加國內外展示展銷活動,運用多種渠道展示尚義蔬菜形象,使尚義品牌蔬菜在東南亞1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據了廣闊的市場。
多元對接:開拓蔬菜出口創匯市場
為穩定和不斷開拓蔬菜出口市場,尚義縣把外貿出口作為構建蔬菜外銷網絡的主攻點,全方位、多領域開展蔬菜外銷對接活動,進一步擴大蔬菜出口量。
市場化對接。按照“大對接、穩貨源”的原則,堅持走出去推廣,請進來考察,通過經常性組織出口創匯企業,參加全國各地蔬菜出口對接洽談會,邀請蔬菜出口商實地查看尚義縣有機蔬菜種植及生產情況,創新“互聯網+蔬菜基地”營銷模式,加大對尚義蔬菜的宣傳營銷力度,提升國際市場知名度。
公司化對接。強內力,借外力,積極培育本土蔬菜出口企業,全面提升搶占國際蔬菜市場競爭力。2014年,僅河北青溝佳禾、尚義鑫科農產品物流等6家企業出口蔬菜1。1萬噸,直接創匯590萬美元。為擴大國際蔬菜市場占有份額,他們主動加強與唐山新源等7家外地出口企業合作,去年帶動增加出口蔬菜2萬多噸。
訂單化種植。尚義縣借助落戶本縣的青島浩豐、日本三通、韓國盛隆等市外企業知名度,充分挖掘和利用他們出口創匯潛力和優勢,建起了以東南亞為主的直銷國際市場網絡,通過這些企業鋪路搭橋,全縣蔬菜出口訂單發展到1。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