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急等水喝,可政府投資興建的灌溉井,自完工后就不能用,成了擺設。此事發生在渦陽縣曹市鎮。
“莊稼像人一樣,也要喝水啊。”8月5日,記者到當地采訪,村民紛紛表達他們的不滿。
據了解,村民反映的灌溉井是2013年實施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時挖掘的,共涉及該鎮圣嚴寺、輝山等6個村(社區)。項目面積達2萬多畝,共計挖掘300多眼井,規定井深標準為30米。
村民反映,除了2013年的項目,2014年和今年挖掘的灌溉井,也有很多不出水。他們估計,全鎮灌溉井有70%不能使用,原因是井底都是黃砂、淤泥。
在村民帶領下,記者來到地頭,看到地里的泥土在太陽的暴曬下,白茫茫一片。村民手指大豆說:“你看這豆子缺水,都成這樣了。”記者看到,大豆葉子發黃,有的已枯萎。不遠處的玉米葉子卷縮在一起。“現在玉米正需要水。”
記者見到,地頭就是灌溉井,“一”字排開,每眼井上都有井蓋,統一編號。有些井的邊沿泥土已坍塌。村民告訴記者:“挖的井不能用,這不是在浪費國家資金嗎?打一眼井要5000元呢。”
村民牛敬厚掀開他家地頭的井蓋說,去年他用水泵抽水時,15米的水管只往井下放了9米就碰到了黃砂和淤泥,水泵陷入淤泥中拿不出來,花1500元購買的,算是報廢了。
“以前,地里有農戶自己打的灌溉井,水還夠莊稼用。可地方政府在實施項目整地時,把原先的井推平后統一打井。打成的井不管用,抽不出來水,這大旱天,莊稼沒水喝,只能靠天收了。”當地村民說,去年干旱,玉米無水灌溉,他們眼巴巴看著減產。“正常每畝收1200斤,去年只收了七八百斤。”
村民牛運東介紹,他家專門購買了灌溉機械,租給別人抽水,可現莊稼急須用水,井里卻抽不出來水,買的機械也閑置了。“如果井內能抽水,我現在可能天天忙著給人抽水呢。”
項目區灌溉井不能用,村民打電話給鎮干部,鎮里說不歸他們管。為此,記者來到該鎮,該鎮一高姓黨委委員解釋,他以前分管過2013年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灌溉井不能使用,現在施工方正在清洗。該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說,此項目業主單位是縣國土局,應找他們了解情況。
渦陽縣國土局土地復墾中心李主任表示,他們已經摸排過了,是有一部分井不出水。因2013年的項目去年底才驗收,保質期為一年,現在還在保質期內,他們正在責令施工方清洗井底。2014年項目目前還沒有驗收,如果驗收不合格,他們會要求施工方整改。
記者問李主任,挖的井不能使用,當初是如何通過驗收的呢?對方解釋,驗收時,抽取不低于20%的井,測量井深,都達到了標準,但沒有現場抽水試用。
國家投入巨資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可是,曹市鎮的項目標準卻不高,灌溉井不出水,農民只能望“井”興嘆干著急。當地農民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盡快解決這一問題,讓灌溉井發揮作用。村民:“井里淤泥太多,水泵陷得深提不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