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棗莊市農機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強“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落實推進措施,圓滿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務,鞏固了農機化全面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到6月底,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55萬千瓦,比去年底增長11萬千瓦;擁有拖拉機3.5萬臺,聯合收獲機1.09萬臺。
一是嚴明紀律,穩步推進農機強農惠農政策落實。上半年,全市共爭取并落實購機補貼資金8000余萬元,優先補貼報廢更新機具和薄弱環節機械;聯合紀檢、財政等部門對近年來購機補貼等惠農資金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保障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高效規范實施。全市共補貼各類農機具3530臺(套),報廢老舊農機具1675臺。
二是全面拓展,穩步推進農機化技術創新與推廣。在全市實施了“機械化生態沃土工程”,建立了16處農機推廣試驗基地和項目示范基地,以此為載體,召開了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等現場會,示范農機農藝融合集成技術應用;進一步完善了小麥、玉米兩個“一條龍”全程生產機械化技術應用服務體系,提升了機械化水平;加強科技創新,與相關企業聯合開展花生播種機、馬鈴薯帶芽播種機械科研攻關。
三是科學引導,穩步推進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提升合作社建設規模化水平、管理規范化水平和服務規模化水平。健全農機合作社財務等內部管理,鼓勵合作社開展訂單作業、托管服務、規模化種植,推廣“社+戶”聯姻、“社+社”聯姻服務模式,上半年,全市農機合作社共建設機庫1.5萬平方米,新增農機具1000余臺,全市有2家農機合作社獲得全省農機規模化作業推進項目,申報5家全省農民示范合作社。
四是把握關鍵,穩步推進三夏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在全市普遍實行了小麥機收--秸稈精細還田--(秸稈量大的地塊小麥破茬)--玉米直播“一條龍”作業,實現了小麥機收和玉米播種“無縫銜接”,既爭搶了農時,又促進了秸稈禁燒。全市共完成小麥機收及秸稈還田223萬畝、機收還田率99%,玉米直播面積214萬畝、機播率97%,機械破茬面積110余萬畝,作業質量明顯提升。
五是依法監管,穩步推進農機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扎實推進聯合執法機制,組織開展了系列宣教和專項整治活動,努力構建農機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上半年,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60余人(次),糾正、查處各類農機違法、違規行為1100余起。積極打造流動“農機監理站”服務品牌,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兩卡一保”(農機通卡、農機優惠加油IC卡、農機保險)便民服務。農機通入網用戶達500余個,1550余名機手辦理了農機優惠加油IC卡,900余臺機械參加了農機保險。
六是注重實效,穩步推進農機公共服務上水平。進一步加強農機化培訓學校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培訓活動,上半年共培訓各類人員2.8萬人(次)。扎實推進農機4S店和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建設,積極創建農民滿意農機維修示范店,全市三級以上綜合維修網點達到180余個,上半年共檢修各類機具6萬余臺(次),有力保障了春季和三夏生產的需要。加強農機質量投訴體系建設,完善投訴工作細則和工作流程,三個區建立了農機質量投訴調解室。
七是營造氛圍,創造良好農機化事業發展環境。年初以市政府名義召開全市農機化工作會議,市政府首次表彰了農機化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市黨政領導多次到生產一線檢查指導,對三夏農機化工作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