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煤老板”變成“新農民” “富二代”回鄉創業帶民致富

   日期:2015-08-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3    評論:0    
   橋蔬菜種植協會協商。周家寨土地平坦肥沃,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發展種植業肯定有搞頭!”
 
  說干就干,通過政府“搭橋”,任龍勇同大橋種植協會簽訂幫扶協議、發動群眾拿出土地租給自己……養豬場、蔬菜基地很快就建了起來。很多群眾都在議論:“任家是不是‘敗了’?他家兒子回來種地養豬了,從來不得聽到哪個種蔬菜發財的……”
 
  面對諸多的不理解,任龍勇總是一笑了之,默默地辛勤耕耘。半年時間, 250畝土地上收獲了20多萬元,是種苞谷的五六倍,這個小山村開始沸騰了:“種菜一年收兩季,又賺錢,大家快到基地上學種菜去。”一時間,任龍勇成了大家眼中最會賺錢的人。
 
  2012年,任龍勇依托“3155工程”,又投入500萬余元,找群眾說流轉土地種葡萄的事情,得到大家的支持。1200畝土地流轉,沒有爭執和懸念,短短的兩三個月,一片葡萄地水泥桿子、葡萄苗種在了地里。
 
  發展中,任龍勇注冊了民潤合作社,并找到村委會,協商將無人經營管護的集體茶山灌木林地入股民潤合作社,由合作社經營管理,茶葉由合作社采摘銷售。周家寨社區通過村民票決,決定將周家寨社區集體所有的200余畝茶山以產權入股民潤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紅5萬元。資源變股權使沉睡的集體資源有了生命力,村集體得到創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現在,每天在基地務工的百姓超過80人,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除節假日外,該基地一年共需2.3萬人次工人,僅這項工資就要花出350萬余元。同時,帶動村中在外“能人”返鄉創業5人,流轉本村土地1萬余畝種植花卉等。
 
  如今,“善變”的任龍勇又弄出了“新花樣”,他在周家寨開農家樂、農家旅館,還把自己的葡萄基地改成了一個具有小花苗特色的名字“嘎尼莊園”(嘎尼,意為幸福長久的意思)。今年端午,他出資5萬余元,開展“迎端陽 唱山歌”活動,引得水城“山歌界”的高手全云集嘎尼莊園,向萬余名觀眾展示了周家寨的新農村風貌,著實讓周家寨人好好驕傲了一回。
 
  曾經擁有千萬資產的“煤老板”,現在搭燒烤茅屋、種葡萄西紅柿、修枝抹芽……沒有什么不會,如果您走進他的嘎尼莊園,遠遠看見一個褲管一只高一只低,不停打電話、接電話、黝黑壯實的年輕人,沒錯,那就是那個當地群眾廣為傳說的當了“農民”的“富二代”。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